|
資料圖:北斗衛星系統示意圖。 |
中評社北京5月11日電/日本《產經新聞》5月9日社論,原題:面對中國的太空開發,滯後的日本能有所戰略嗎? “載人中國空間站”離現實只有一步之遙——這是中國發射“天舟1號”時給人的感受。“天舟1號”與繞地飛行的“天宮2號”成功對接,並向其注入燃料。向空間站補給食物和物資等的太空貨船,對長期滯留在太空中的宇航員來說至關重要。“天舟1號”與“天宮2號”的成功對接,意味著中國獨立製造的空間站已完成了2020年開始運行的技術體系。
近年來,中國在宇宙開發領域遙遙領先日本。上世紀70年代,日本和中國相繼將人造衛星送入太空,在世界排名分列第4和第5位。日本的優勢一直維持到上世紀90年代,之後日中形勢開始逆轉。為何日本會被中國反超?原因之一或許是中方在人員和資金上的投入都在逐年遞增。但還有另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中國在太空研發領域的計劃性。在日本滿足於搭美國航天飛機的“順風車”時,中國通過“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技術不斷積累經驗。2009年後,儘管日本將“白鸛”號無人太空貨船送入太空而備受世界關注,但最終還是被中國的“天舟1號”趕超。
超越日本,瞄准“太空強國”的中國正加緊建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此,中國將把更多的人造衛星送入太空,但此舉或在太空中留下衛星殘骸和碎片。相信在不久後,中國宇宙空間站就將完成建立,希望這一壯舉能夠為世界航天事業作出更多貢獻。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