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5R技術讓圓明園數字化重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4 15:18:21


  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草長鶯飛、春意盎然的圓明園內,不少遊客擺弄著手機,通過“數字圓明園”App發送相應的景點名稱,諧奇趣、正大光明、海晏堂,曾經那些宛如仙境的屋宇庭院、亭台樓閣便出現在手機屏幕上。只見一位遊客舉著手機站在諧奇趣正對面,手機屏幕上顯示出這一建築當年的盛景,與眼前的斷壁頽垣叠加在一起,當他走動、轉圈,屏幕上也隨之出現周圍環境的複原景象。還有一些小遊客在家長指導下,用租借的導覽智能手機收聽講解,了解建築物的藝術風格和內部構造。

  讓游人通過電子設備,在遺址現場即可重見百年前的原貌,這是數字再現圓明園的重要成果。這項技術的研發、製作者,是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郭黛姮所率領的團隊。

  基於嚴謹學術的精准複原

  幾十年致力於中國傳統建築研究與保護實踐的郭黛姮並不贊成在原址上大規模重建圓明園。她認為,圓明園的性質已經不單純是一座皇家園林,而是“文化遺產”,是歷史信息的載體。自2001年起,她就把圓明園作為專項課題進行研究。隨著技術手段的發展與保護思維的進步,郭黛姮與她的團隊決定以一種新的途徑——數字虛擬複原技術,來重現圓明園。

  日前,郭黛姮團隊在京發布了數字圓明園研究和應用項目成果,截至目前,圓明園精准數字複原達全園總量的60%。80餘位專業人員、15年專注於遺產保護、1萬餘件歷史檔案、4000幅複原設計圖紙、2000座數字建築模型、6段歷史分期中的120組時空單元,讓圓明園跨越時光,再次展現在人們面前。

  數字圓明園項目的負責人之一,北京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院長賀艶介紹:“數字圓明園項目是從考古工地一磚一瓦親自測量做起的,獲得一手數據,查一手檔案,在嚴謹的科研成果基礎上,將文化遺產轉化成數字內容。一般的數字化只是做遺址複制型記錄或展示,比如掃描、記錄和完全仿真式的展示。但圓明園是已經不可見的,所以我們要創造性地把不同的采集、展示技術運用在一個作品上面。”

  數字圓明園團隊對每處建築的複原都要從內部結構做起,柱、梁、鬥拱、椽子、門窗、瓦件、吻獸等都要進行三維建模,彩畫要按照不同的年代特點繪制,並體現出時代風格和場景的變化。每複原一個景區需要10多道程序,包括遺址信息精確采集與記錄、文獻資料精細研讀、樣式房建造技術分析、殘損構件的虛擬拼接等。

  “數字再現並不僅僅追求外觀的‘像樣’,更追求內在的‘精准’。每一根柱、梁、檁、椽,每一塊磚、石、瓦,都得站得住、放得下。” 北京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副院長肖金亮說。

  “5R”虛擬複原技術再現遺址輝煌

  當被問及接下來團隊將重點進行哪些工作時,郭黛姮表示,希望科研成果能夠為公共服務,做令觀眾更身臨其境的數字化產品、更體現情感交匯的項目,促使大家認識並熱愛古代文化遺產。

  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技術總監常碧瀾介紹,數字圓明園產品通過“5R”——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交互現實遊戲(ARG)、感映現實(ER)技術,全方位調動感官,提供沉浸式體驗。其中,虛擬游園系統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可以讓使用者在任何地點進行虛擬游園、自由觀景。其中包含了100個時空的2000張高清全景圖像,可以模擬真人移動、旋轉、行走。在此基礎上開發的專業版可供研究人員在數字場景中獲得詳盡的空間數據與真實體驗,還可以在系統中標注、記錄、發布、共享研究結果,並進行實時互動。

  在景區供游人租借的安裝了導覽系統軟件的智能手機上,遊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熱門景點,系統會根據選擇的景點智能優化一條路線供遊客參考。手機中還存儲了豐富的影像資料,包括108個景區的629項信息、520張景區複原圖片和19段複原視頻。

  ARG互動現實遊戲Fun PAD,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和青少年,在充滿趣味的劇情中融入歷史知識,引導參與者在文化遺產地現場展開探索、開動腦筋,重新觀察、認知、發現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

  “中國的大遺址,尤其是土遺址,大多數在地面上沒有什麼可看的,去現場也沒有什麼可視感,那怎麼呈現它昔日的輝煌呢?如果做成電影,展現的只是以這個遺址為背景的故事,但是觀眾其實更想看到遺址的再現,VR和AR就大有可為了。”賀艶說。

  據悉,數字圓明園得到了國內外諸多遺產地的高度關注。內蒙古遼上京遺址、浙江良渚遺址、新疆蘇巴什古城等的數字化複原項目正在洽談中;荷蘭、法國等國家也前來交流合作。
  (來源:中國文化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