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執政週年檢討:“中華民國”外交何去何從?”記者會。(中評社 梁雅雯攝) |
歐鴻鍊指出,這些落實行動包括在WHA的邀請函上,明確引述2758號決議及一中原則,讓這些組織都沒辦法邀請台灣參與,在國際組織一中原則上壓縮活動空間,另外落實國際活動場域,強力排除台灣參與,包括一些純商業性的活動都是一樣進行打壓,此外,是中越公報上的措辭顯示,在雙邊關係上,強烈要求各國遵守一中原則。
歐鴻鍊認為,在斐濟撤館的案子也可以體現大陸在國際社會落實一中的作法,現在已經不僅在國際會議上,在雙邊關係也開始進行,另外,也出現有“中國台北”取代“中華台北”的案例,另外也嚴重影響到的是把台灣從國際社會邊緣化。
歐鴻鍊說,各國都希望透過國際性及區域組織和雙邊會議進行,但台灣現在因為兩岸關係,國際性參與困難,區域性部分原先寄望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但現在已落空,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是由大陸主導,在兩岸關係對立的情況下,台灣參與幾乎是零,被國際社會邊緣化。
至於繞過國際組織發展雙邊關係是否可行?歐鴻鍊認為,答案是否定,因為台灣的邦交國都是小國,雙邊關行無足輕重,台灣還需加強和無邦交國的互動。民間對政府的期待,就是和南向簽訂投資保障協定、自由貿易協定確保台灣貿易有競爭力,投資有安全感,面對北京主導的RCEP及一帶一路龐大基礎建設,和南向國家本身也崛起,現況可能會嚴重衝擊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