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0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19日啟程前往中東,開始其擔任總統後的首次外訪,其中一項重要議題是與中東國家領導人商談如何推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實現和平。
以巴問題從1948年以色列建國算起,至今已經持續將近70年,很難在短期內有重大突破。特朗普這次打出了以巴和平這張牌,恐怕看重的並非是否能有突破,而更可能是要通過推動以巴和平進程這一過程,來達到其他目的。
今年2月15日,就任不久的特朗普在會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時表示,無論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達成“一國方案”還是“兩國方案”,他都將給予支持。此番話引起國際輿論高度關注。5月3日,特朗普在會見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時表示,美國將全力促成以巴之間達成全面和平協議,而且這個目標“非常有可能”實現。
然而,以巴達成全面和平協議談何容易。自從埃及和以色列在美國斡旋下於1978年簽署“戴維營協議”以來,歷屆美國政府都為推動以巴和平進程作出努力,但是成效不大。與此同時,以色列對其所占領土的控制越來越牢固,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上修建的定居點也越來越多。2011年以後,以色列多次在敘利亞和黎巴嫩境內發動襲擊。對此,阿拉伯國家既沒有招架之功,也沒有還手之力。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問題專家陳雙慶指出,2013年至2014年,美國時任國務卿克里9個月內10多次在中東穿梭斡旋,但最終以失敗告終,因為以巴雙方立場相距太遠,在很多具體問題上針鋒相對。特朗普上台後,也並沒有拿出一個能被以巴雙方接受的、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博聯社總裁、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馬曉霖也認為,此前以巴談判已經進入一個死胡同,特朗普這次在以巴之間的促和努力,前景難以令人樂觀。
上世紀70年代,美國中東政策的總設計師基辛格在總結以巴問題症結時認為,“以色列要和平與承認,阿拉伯國家要領土和公正”。如今,以色列已經得到兩個重要鄰國埃及和約旦的承認,所面臨的安全威脅不斷降低。反觀阿拉伯國家,從以色列那裡討回領土和公正的難度越來越大。應該說,以巴之間達成全面和平協議特別是讓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獨立的可能性,同40多年前相比不是增加而是減少了。
根據基辛格構建的美國中東戰略,美國應該“致力於過程而不是結果”。基辛格認為,美國要在解決以巴衝突中扮演積極角色,但應該避免預設最終目標。
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在外交上受基辛格影響很大,不大可能反其道而行之。特朗普會更加重視推動以巴實現和平的過程而不是最終結果,這將給特朗普帶來多個好處。首先,可以改善特朗普從政經驗不足特別是不擅外交的形象;其次,可以改善美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關係,減緩阿拉伯國家民眾普遍存在的反美情緒;再次,可以改善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關係,減少以巴問題被中東極端勢力利用的可能性。
在當前中東局勢動蕩、恐怖勢力猖獗、反美反以情緒高漲的情況下,特朗普把首次外訪目的地選在中東並大張旗鼓調解以巴衝突,對於他本人來說,這或許是一張“好牌”,但對於阿拉伯國家來說,實際利益又在哪裡呢?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