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網評:大味至淡 汪曾祺的時代價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23 07:38:05


汪曾祺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網評:大味至淡 汪曾祺的時代價值 

  來源:光明網 作者:李妍
 
  20年前的5月16日,作家汪曾祺走了。這個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的作家,在他去世後的20年間,不僅沒有被人們忘記,反而成為了一棵文壇“恒星”:他的書一版再版,他的讀者越來越多,民間甚至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汪曾祺熱”。
 
  如果作家分為“出名趁早”和“大器晚成”兩種,那麼汪曾祺大概屬於後者:早年或許並不耀眼,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已經不在了,其作品反而熠熠生輝、歷久彌新,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他的文字看似平淡樸拙,不事雕琢,卻飽含大味至淡的人生真味,擁有打通傳統與現代的時代價值。這或許也是他的作品能夠經受住時間檢驗的原因。人們讀他的文字,宛如聽鄰家老伯夏夜話舊,娓娓道來間就能讀出燈火可親。
 
  汪曾祺主張删繁就簡、文字留白。他的作品,常常初看沒什麼,就是幾個人說點話,吃點東西。他的語言白得像開水,沒有任何機巧,他的故事往往無風無浪,淡到幾乎沒有情節。但就是這樣平淡的文字、並不驚天動地的小說,卻能讓人看到溫情與意趣,品出意蘊悠長。
 
  無論是《人間草木》中的自然風物,還是《故鄉的食物》中的飲食趣味,亦或是《歲朝清供》中的人生百態,在汪老的筆下,一切都在不動聲色間,簡簡單單、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來。他寫的是白話,回歸的卻是傳統。因為這種乾淨疏散、淡而有味,本身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真味。事實上,在人們不斷尋找、呼喚“中國傳統文化敘事”的當下,汪曾祺已經為後人提供了回歸傳統的經典文本:那些隱藏在白話文裡的傳統文學精脈,不僅展現出了中國傳統文化、漢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也激活了傳統文學的當代生命力,讓他的作品具備了打通新舊文化的時代價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