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安全與資源浪費問題值得關注
雖然資本湧入共享經濟領域,但也有投資人認為,隨著共享經濟熱度攀升,“偽需求”“偽共享”讓市場“虛火旺盛”。比如,不少網友在微博吐槽,共享充電寶使用頻率並不高,而且借和還都不太方便,只是現階段資本“跟風”一哄而上,市場需求被迅速放大。
業內人士表示,在資本熱捧下,先拼密度、拼規模,搶占線下網點,入駐各大城市商圈,部分新出現的共享形態尚無清晰的盈利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共享經濟在安全性、資源浪費等問題上也頻遭質疑。一方面,公眾擔心這些“共享事物”被不法分子植入病毒等獲取個人信息,通過手機掃碼造成數據洩露;另一方面,雨傘、充電寶等物品損壞率較高,容易造成大量破損物品堆積,產生資源浪費。
此外,社會信用機制和相關管理制度相對滯後,掣肘共享經濟的發展。“目前,共享經濟仍以商業信用為主,權威性、完整性不足,信用判斷還比較單一;且線上線下信用信息脫節割裂,很多線上信用信息到了線下沒有制約力,實用性大打折扣。”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未來若能提高政府權威主導信用的參與度,盤活政府數據,才能更好地支撐共享經濟創新。
“共享經濟不是萬能鑰匙。”曹磊說,到底什麼樣的東西可以共享?共享是否真的有價值?物品擁有權和使用權是否可以進行切割?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界定和把握。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