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韓國研究中心研究員陳蒿堯。(中評社 梁雅雯攝) |
中評社台北5月26日電(記者 梁雅雯)談及特習會後朝鮮半島危機,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韓國研究中心研究員陳蒿堯25日指出,特朗普採取胡蘿蔔與棒子並用的策略因應,不過,核武被金正恩視為用以對抗美國與維繫政權的重要關鍵,不可能接受無核化前提對話。短期內美國與朝鮮將持續在導彈挑釁與孤立制裁糾葛。
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25日在張榮發基金會舉辦“川習會(特習會)與朝鮮半島危機”座談會,邀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唐欣偉、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所長馬振坤、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韓國研究中心研究員陳蒿堯及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宋學文等與會座談。
陳蒿堯分析,為有效解決朝鮮問題,特朗普對習近平軟硬兼施,一方面在會談中不經意透露攻擊敘利亞的訊息,向中國展示武力並擺出強硬姿態,另一方面又釋放出願意在“貿易談判作出讓步”進行利益交換,展現展略主動積極,戰術靈活的彈性。
陳蒿堯分析,特習會並未舉行聯合記者會,也沒發表聯合公報,但在檯面下雙方對於處理朝核問題上似乎已達成某種共識,進而延伸到特習會後仍持續熱線商討因應方針,逐步縮小歧見。
陳蒿堯認為,特朗普採取胡蘿蔔與棒子並用的策略,因應隨時可能升高的朝鮮半島危機。美國若真想對朝鮮採取軍事措施,不僅要具備壓倒性軍事力量,也需要具備各種充分配合的國際政治條件,其中不外乎是中國的默許與幫助、美國政府的執行意志與貫徹,及韓國與日本的決策參與。
陳蒿堯指出,中美對朝鮮政策在特習會後已出現變化,中國透過官媒發表社論主張,只要朝鮮搞新的核子試驗,就將對中國東北造成威脅,屆時中國將通過聯合國安理會的框架,加強對朝制裁必將發生,大幅減少對朝鮮石油供應應是舉措之一,但不該是完全意義上的“斷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