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一篇日記中,卡特寫道:“我與副國務卿沃倫·克裡斯托弗、布熱津斯基一直討論到深夜。我們決定讓(1977年5月出任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的倫納德·)伍德科克與中方加快進度,盡快敲定建交公報文本措辭,盡早宣布建交決定……”
在日記中,卡特記錄一段插曲:“我告訴布熱津斯基,中方取消了建交決定,他差點當場暈倒。我趕緊告訴他,我是在開玩笑。”
對於美中兩國結束30年的敵對和隔絕最終實現關系正常化,布熱津斯基認為,美中建交對日後國際政治和經濟格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出對兩國關系本身的影響。
他2009年7月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說,自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美中關系總體而言是“良好、智慧和友好的”,并且“持續改善”,盡管在一些問題上雙方不可避免地還存在分歧,但這些分歧并未對兩國關系的穩定發展構成嚴重危害。
【沿長征路“朝聖”】
自首次訪問中國以來,布熱津斯基一直關注著中國的發展。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接受新華社專訪時,他說,60年多來、特別是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發生了“舉世矚目甚至可以說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
回憶起第一次到北京時的情景,布熱津斯基說,盡管那時的北京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但無法同今天的北京相比。1978年,北京街道上的中國人無論男女著裝都很單一,人們大多是步行或騎自行車,道路上轎車很少。今天,北京街道上的中國人衣著鮮亮,大量私家轎車擠滿了寬闊的馬路,“北京真正成為一個大國現代化的首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