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通過捆綁車位銷售,可以實現變相漲價的目的。
200萬元的房子捆綁的車位售價高達40萬元,某中高端項目的車位甚至要60萬元一個。“這筆賬很好算,一套90m2的房源如果捆綁車位銷售,車位提高20萬元就相當於每平方米漲了2200多元。”某業內人士表示,因為上調房源的備案價受到限制較多,但車位的價格是由房企直接定的,要漲要跌操作起來都很方便。
在一些熱門板塊的樓盤,可能一次推出200套房源卻有四五百組甚至更多的購房者想要買,開發商即使不捆綁車位銷售,但表示高價買車位者優先選房落位,照樣有大把人願意買單。
還有樓盤在未領出預售證前,先對購房者售賣車位,購買車位所繳納的費用就當作購房認籌金,也就是把賣車位的動作提前,並牢牢鎖定這批客戶,相當於提前落位賣房。開發商此舉,是為了規避未領出預售證前不得收取認籌金、定金的禁令。
炒車位現象並不少見
買房炒號,相信大部分人並不陌生,在樓市熱火朝天的日子裡,那些“一房難求”的樓盤,要拿到一個購房資格,往往需要“托關係”額外繳納一筆費用,這筆錢基本上也都進了個人的口袋。
有人炒房,自然也有人炒車位。記者了解到,兩者的操作模式很類似,有開發商的內部員工會私下預留車位,尤其是一些距離電梯口近的或可以停一大一小兩輛車的“子母車位”。
“這些車位想買的人多,價格也會更高一些,內部工作人員可以私下繳納一兩萬元訂金留下這個車位,之後再把這個車位賣給業主,讓業主額外再出幾萬塊錢,一個項目做下來,賺小幾十萬元也不是不可能。”某代理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炒車位和炒房號相比,風險更小,因為車位的銷售是不存在網簽過程的,基本都是由開發商自己制定規則售賣,內部人員的操作空間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