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就大選結果看,特蕾莎·梅非常強硬的退歐姿態,並沒有得到預想的支持。即將進行的脫歐談判,會不會因一個懸浮國會的英國而延遲,也成了問題。
特蕾莎·梅有可能成為一個短命的首相,提前三年多舉行的大選,卻成為保守黨和首相特蕾莎·梅的滑鐵盧。
截至當地時間6月9日凌晨6時,英國大選650個席位公布了其中631個席位的結果,其中保守黨獲得306席,工黨獲得258席,蘇格蘭民族黨34席,自由民主黨12席,英國保守黨失去絕對多數席位。目前的結果已經意味著,沒有一個政黨能夠取得絕對多數的326席,無法單獨組閣。
毫無疑問,保守黨遭遇了一場災難性的失敗,工黨逆襲,最終的結果是一個沒有多數席位的“懸浮國會”。本來希望通過提前大選夯實政治權力基礎的特蕾莎·梅,不料重蹈去年卡梅倫的覆轍。
眼下,即便保守黨可以組成聯合政府,特蕾莎·梅在黨內的地位也會飄搖不定,或者讓出首相職位。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當特蕾莎·梅宣布提前舉行選舉的時候,保守黨的民意支持率簡直可以碾壓工黨,提前大選就是把對梅首相脫歐策略的反對聲音降到最低。人算不如天算,在大選臨近的時候,民意風向大轉,最終的結果也表明梅首相沒有經過大選洗禮,的確不是很擅長打選戰,尤其是選舉的綱領得罪了選民。
特蕾莎·梅關於稅收的改革,簡直就是“拉仇恨”的做法。比如資產超過十萬的人要為自己的福利保障買單,而工黨打出的口號就是各種免費,無論是否可行,至少得到了選民的青睞。選舉在福利國家就是拿福利開支“購買”選票,而保守黨則反其道而行之,也是過於自信了。
此外,臨近大選的兩次恐怖襲擊,不能說英國的警方和情報部門處理不力,但是關於恐怖襲擊這個“議題”卻被科爾賓及其工黨給重新解讀了。問題的焦點已經不是為什麼英國遭遇恐怖襲擊,而是為什麼英國不能防止恐怖襲擊。因為梅擔任過內政大臣,削減了英國的警察數量。
本來,保守黨政府在處理危機方面表現還是不錯的,但是整個“故事”的主題被修改了。不能不說,在選戰方面,特蕾莎·梅和科爾賓還是有一段距離。
最關鍵的是,脫歐的議題是這次大選的關鍵,而特蕾莎·梅非常強硬的退歐姿態,並沒有得到預想中的支持。
要知道,去年公投結束之後,48%的選民是要求留在歐盟的。卡梅倫是過於相信英國願意留在歐盟,而特蕾莎·梅則是武斷地認為英國人會堅決離開歐盟。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英國選民的行為,已經到了不可預知的階段。從去年公投到今年大選,誰也不敢斷言選舉的結果,多數選民的投票受到短期因素,包括情緒的影響。這一變化也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依靠選舉能夠做出理性的抉擇嗎?
從去年公投到今年的提前大選,英國政治越來越進入一個漩渦之中,精英的認知與大眾的意願之間形成了巨大的鴻溝。一個懸浮國會的英國,比一個鐵娘子的英國更讓歐盟感到撓頭,即將進行的脫歐談判,是不是因為“群龍無首”而延遲呢?
(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