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愛因斯坦“百年之問” 中國給出漂亮回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9 10:28:22


 
  異軍突起:體制機制做後盾

  潘建偉不止一次地被問到:中國這一次為何得以領先歐美國家?

  而他的回答,往往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有賴於中國“大科學”項目建設的高效性。

  潘建偉說,這項成果是由一個“大團隊”做出的。在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支持下,他和他的同事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國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單位合作完成。

  如此列舉,並非只是在“功勞簿”上寫上一筆。

  潘建偉說,一切進展順利時,大家也許意識不到,但一旦遇到磕磕碰碰,就能深切地意識到“某些環節或某個機構的不可或缺性”。他的一些歐洲、美國、加拿大同行,也曾有過類似的科學設想,但沒有類似團隊的全力支持,只能作罷。

  比如,量子信息實驗研究的先驅者、著名物理學家Anton Zeilinger 研究組以及歐洲眾多的優秀研究團隊一直在與歐洲空間局商討建立以國際空間站為平台的星地量子通信計劃。然而,歐空局緩慢的決策機制使得這一計劃一再拖延。

  而在我國,早在2003年,潘建偉就向中科院提出利用衛星實現遠距離量子糾纏分發的方案。在當時的中科院內部,這個“聞所未聞的想法”並非沒有收到質疑的聲音,甚至有人說,“潘建偉瘋了”!

  不過,中科院最終咬牙批給了潘建偉團隊100多萬元——這在14年前可是一筆“相當大”的科研經費。

  那時,有一個叫彭承志的,還是一頭黑發的年輕小夥,如今卻已是頭髮花白的量子衛星科學應用系統總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教授,也是這次“千公里”量級重要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據他回憶,2003年,潘建偉找到還是博士生的他,向他描述量子通信的前景。他問潘建偉:“這個事,是不是挺牛的?”

  潘建偉說:“是世界上最牛的,至少是之一”。

  “作為一個年輕人能夠做這樣一件事情,我沒有理由拒絕。”彭承志說。

  按照潘建偉的說法,他從中國科大的研究起步,把人才布局輻射奧地利因斯布魯克、英國劍橋、德國馬普量子光學所……2008年,他帶領在德國的團隊整體回歸中國科大,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年輕學者也陸續回國,一支由他領銜、以陳宇翱、陸朝陽、張強、趙博等為代表的世界級研究團隊“橫空出世”。

  如今,14年過去,“千公里”量級的關卡闖了過去,這支團隊正朝著“30萬公里”的終極距離去努力,繼續檢驗量子力學。未來,還有可能和探月工程結合,到月球上做實驗。

  不過,潘建偉這位年僅47的院士仍有著“嚴重的危機感”。他說,沒做成的時候有很多懷疑,現在花了這麼多時間做成了,國際上都紛紛表示要“盡可能趕上”。

  正如一位美國同行所說,雖然第一艘宇航飛船和第一個人造衛星都是蘇聯做出來的,但登月,美國卻是第一個。他們覺得只要努力,就可以在量子領域趕超中國。

  “所以,我們不敢懈怠。”潘建偉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