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中評社 束沐攝) |
中評社北京6月26日電(中評社報道組)知名的國際關係學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理論“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昨天受邀參加世界和平論壇“新國際秩序的建立”平行小組討論會,詳細闡述了他所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的背景、意義以及對當今中美關係的啟示,並與中外學者交流。他指出,中美正在避免走進修昔底德陷阱,但目前朝核問題是中美關係中的重大風險。
由於艾利森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概念近年來廣受中美政界、學界、輿論界熱議,甚至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曾引用該詞,眾多與會學者、媒體紛紛前來聆聽艾利森的演講,昨天下午的分組討論會場座無虛席。上海的中美關係研究專家夏立平、吳心伯,美國前助理國務卿拉塞爾都在觀眾席就座。
守成大國挑戰崛起大國 史上16個案例只有4個免予戰爭
儘管在座聽眾均對“修昔底德陷阱”相當熟知,但艾利森一開始還是向中國聽眾們介紹了他所提出了這一概念。他說,修昔底德在2500年前寫的並不是虛擬的神話故事,而是實實在在的歷史,他也是現實主義的奠基人。他介紹,伯羅奔尼撒戰爭緣起於雅典的崛起,讓斯巴達感到很恐懼,所以一場戰爭不可避免。因此,他提出了“新興大國在挑戰守成大國時戰爭不可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概念,根據他對世界史的研究,他研究的16個類似案例中只有4個沒有爆發戰爭,其與的12個都以戰爭為後果。
艾利森強調,他的那本書的次標題是“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這其中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災難性的歷史重演,他指出,不好好學習歷史的人才會讓歷史悲劇重演,所以另一種可能就是,國家領導人不會重複這個錯誤,重蹈諸如一戰、斯巴達與雅典城邦戰爭的覆轍。“我認為對全球秩序影響最大的就是修昔底德陷阱,”他說,過去的70年中,美國是全球秩序的主要奠基者和監督者,而在過去70年內沒有發生大國戰爭,“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是不正常的”,在西方文獻裡看是這70年是一段非常長的和平時期,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