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債券通昨開通。前左起: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聯辦副主任仇鴻、財庫局局長劉怡翔。 |
中評社香港7月4日電/人行潘功勝:擴港市場規模,林鄭:兩地互惠共贏。
香港文匯報報道,繼“滬港通”和“深港通”之後,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再翻新篇章。港交所昨舉行“債券通”開通儀式,由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和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敲響銅鑼,標誌債券通北向交易正式啟動。債券通首日成交70.48億元(人民幣,下同),共達成142筆交易。潘功勝指出,債券通的開通將進一步提升內地和香港市場互聯互通和一體化,擴大香港市場的容量和規模,體現中央政府對鞏固和支持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高度重視。
特首林鄭月娥、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中聯辦副主任仇鴻等嘉賓昨日出席了債券通的開通儀式。林鄭月娥表示,債券通開通標誌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揭開新篇章,內地第一次允許境外投資者通過內地與境外債券市場的基建連接,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通對兩地來說是一項互惠共贏的計劃,有利於穩步推動內地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為內地金融市場改革注活力
潘功勝表示,香港是內地金融市場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橋樑,國家開放戰略先行先試的重要試驗場,債券通體現中央政府鞏固和支持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高度重視。他又指出,債券通將進一步提升內地和香港市場互聯互通和一體化,擴大香港市場的容量和規模,方便外國投資者參與香港市場,香港與國際接軌的金融市場、監管體制亦將為內地深化金融市場改革與開放注入新活力。
70家境外機構達成142筆交易
一聲鑼響之後,債券通昨開盤伊始,交行總行、中信證券等先後曬出編號為第一和第二的成交單;而作為首批債券通一級新債的農發債,三期債首場認購倍數則高達10倍左右,午後境外機構追加專場亦獲滿額認購,均顯示債券通開局火熱。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昨晚公佈,債券通首日成交額為70.48億元,共有19家報價機構、70家境外機構達成142筆交易。交易以買入為主,共買入128筆、49.04億元。交易券種涵蓋國債、政策性金融債、政府支持機構債券、同業存單、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和企業債等各種類型。
香港三大發鈔行昨均成功進行了債券通交易,渣打銀行中國宏觀策略師劉潔表示,作為首個交易日,昨日的交易量算是活躍,不過,其中超過68億元在早上交易,下午交易量只有2.68億元,未來幾日的交易量可能不會如昨日般大。她指出,債券通交易與市場流動性及債券市場展望有很大關係,因債券通投資會減少香港離岸人民幣資金池,令流動性緊張。昨日很多機構都以自己的人民幣作交易,但昨日如果以香港離岸人民幣銀行拆息(CNH HIBOR)拆借三個月資金到內地買債券會出現損失,影響債券通吸引力。
內地債市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對於債券通目標交易量,潘功勝表示現時難有具體數字,他指至6月底內地債券市場總量達67萬億元人民幣位列世界第三,隨中國經濟發展、人民幣國際化和加入SDR,外國投資者會增加配置人民幣資產,目前境外投資者持有的人民幣債券,在內地債市的佔比不到1.5%,相信還有很大增長空間,長遠會“成長得很好。”
陳德霖:將吸更多外資參與
陳德霖認為,內地資本賬戶繼續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將逐漸增加境外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求,而內地近年也積極推出政策促進境外投資者參與內地債券市場,相信債券通將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資者參與內地債券市場。
據彭博上月23至26日對26家金融機構固定收益交易員和分析師進行的一份調查,受訪者預期債券通啟動後,截至今年底,境外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規模將升至1萬億元,較3月末上升兩成。外資現持有約8,300億元中國各類債券。穆迪副董事總經理鍾汶權昨日也預計,未來12個月通過北向通流入境內債市的資金將逐漸增長,且當債券通啟動一年後會有更多的國際債券指數將中國債券納入,流入的資金將會大幅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