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指出,“英派”有此考量,似乎也是對蔡英文的黨內“死對頭”--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蘇貞昌有意見,就是埋怨蘇貞昌當年堅持要“禮讓”柯文哲,而“製造”了嚴重威脅蔡英文連任“總統”之路的強大對手。儘管蘇貞昌當時未必會有此考量,而只是一心要把國民黨趕出台北市,但卻無意間得罪了黨內的兩大巨頭:其一當然是蔡英文,其二就是謝長廷,因為當時在民進黨黨內初選勝出的姚文智,是“謝系”人馬。而姚文智在初選的黨內電視辯論中,以立體書展示“翻轉台北”,予人強烈而又深刻的印象。感到是能夠為已是“遲暮老人”的台北市,注入一股青春活力。倘蘇貞昌能夠準確地研判“太陽花學運”之後的民心所向,及馬政府政績低迷而失去選民支持,“馬王政爭”導致國民黨內部分裂也使得支持者流失鬥志等情況所造成的選情效應,就不會被連勝文的“政治背景”所迷惑,更不會被“分薄票源”的假設性議題所困頓,而是按照黨內初選的結果提名姚文智,說不好民進黨在“六都”中,就將擁有“五都”,而不是現在的“四都”。實際上,就在這次“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摧枯拉朽,將國民黨打趴在地,令其丟失了好幾個重要城市,就連本來是國民黨“大票倉”的台北市,國民黨的得票率也慘不忍睹。因此,如果不是中途殺出一個柯文哲,姚文智定能輕取連勝文。
但柯文哲也跳了出來,卻在自稱“墨綠”的同時,堅持不加入民進黨。蘇貞昌出於要國民黨拉下馬的考量,接受了“二次民調”的建議。結果,就將機會奉送給了“黨外人士”柯文哲。當然,持平地說,如果當時蘇貞昌不是這樣做,而是“各自為戰”,連勝文可能會效法台北市長首次民選產生時的陳水扁,討得“鷸蚌相爭”之利。站在攜手合作挑戰規模是的“大局觀”,蘇貞昌沒有錯。
但問題是,卻助長了柯文哲的氣焰及實力,並從而對蔡英文造成了威脅。因為柯文哲在有意無意間,使得自己的“光芒”溢出直刺蔡英文,一場從台北騎單車到高雄的慈善活動,掀起沿途民眾的熱烈歡呼,好像是他在參選“總統”,而不是蔡英文。這就讓蔡英文在警戒柯文哲的同時,也暗中埋怨曾經在黨主席選舉和“總統”黨內初選中,與自己“鬥個七彩”的蘇貞昌。
其實,陳水扁心目中的“接班人”,是蘇貞昌。實際上,早在二零零三年他爭取連任“總統”時,因為討厭“大嘴巴”呂秀蓮,而有意更換“副總統”搭檔的。陳水扁競選“總統”的主要操盤手“新潮流系”,先後推薦了蘇貞昌和蔡英文,陳水扁也頗為認同,但卻遭到黨內其他派系的強烈反彈,因而陳水扁最後還是用回沒有派系的呂秀蓮,以止息派系爭執。不過,陳水扁仍有在二零零八年“總統”大選時扶持蘇貞昌之意,並打算推出“蔬(蘇)菜(蔡)配”。只不過是後來陳水扁因為自己的家族貪腐案發,在黨內的“話語權”驟降,而被時任黨主席的謝長廷,在“總統”黨內初選中,設法將蘇貞昌“涮”了下來,並由自己取而代之。這也可能是蘇貞昌在台北市長出席中,“寧予外賊,不給家人”的內心原因,是要報當年謝長廷的仇,不讓“謝系”的姚文智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