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
“四個中心”就是首都功能,首都發展就是“四個中心”功能的發展。全力做好政治中心的服務和安全保障工作,為中央政務提供良好條件。抓實抓好文化中心建設,突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統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保護利用,做好首都文化建設與發展這篇大文章。前瞻性地謀劃好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健全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長效機制,加強國際交往重要設施和能力建設。加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聚焦中關村科學城,突破懷柔科學城,搞活未來科學城,打造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代表的創新驅動發展前沿陣地,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四、構建超大城市有效治理體系。
建設和管理好首都,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廣大市民關心的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環境、交通等熱點難點問題,提出破解難題的綜合方略。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一頭加強需求端管理,一頭加大住宅供地,逐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體系和長效機制,使更多的人實現住有所居。全力抓好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的落實,實現空氣質量持續好轉。落實水環境治理新三年行動計劃,落實河長制,確保年底基本消除建成區河道黑臭水體。大尺度擴大綠色生態空間,給城市戴上群眾期盼的“綠色項鏈”。實施分階段治堵方案,鼓勵規範共享單車發展,鼓勵綠色出行,努力緩解交通擁堵。從機關事業單位做起,推行垃圾強制分類制度。辦好群眾家門口的事,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健全菜場等便民商業網點,完善“一刻鐘社區服務圈”,使群眾生活更便利。
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細,越要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要像綉花一樣精細化管理城市,推動城市管理向街巷胡同延伸,落實好街巷長制與小巷管家,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總結推廣共治的好經驗,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城市治理。更加注重運用法規、制度、標準管理城市,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使首都成為依法治理的首善之區。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深化公共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城市綜合管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
五、確保首都安全穩定。
首都安全無小事。要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強化底線思維,加強預測預警,把確保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時全力做好維護公共安全、城市安全工作,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強化陣地管理,及時主動發聲,弘揚正能量。高度重視社會穩定,健全常態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深化平安北京建設,強化社會綜合治理,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