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的高頻詞。”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劉金田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等等,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鮮明的政治底色和政治品格,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方略和實踐的根本目標和行動邏輯。”
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回自己插隊時的陝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看望父老鄉親。在那裡,他深情地說,“1969年1月,我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這裡一呆就是7年。”“我在這裡當了大隊黨支部書記。從那時起就下定決心,今後有條件有機會,要做一些為百姓辦好事的工作。”
“他不僅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曾與習近平坐同一趟知青專列到延川縣插隊的艾平,接受採訪時談了他更真切的理解:7年裡,習近平與農民朝夕共處,建立起了同人民的血肉聯繫,樹立了為人民辦實事的理想。“梁家河的經歷,是他治國理政實踐的開端和治國理政思想的歷史起點。”
艾平說,人們已經看到,黨在十八大以來推出的一系列治國理政重大舉措,都是“以人民為中心”,非常務實地為廣大人民群眾解決一系列民生問題和發展問題。
“執政黨以基層百姓的訴求為政治路線和大政方針的起點,就是‘不忘初心’。”長期從事中外政治制度比較研究的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維,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意味深長地說。
“我們要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的這“兩個牢牢把握”,就是我們謀劃和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前提。面對即將到來的十九大,全黨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一步步實現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確保如期建成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全面小康社會,不斷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社會全面進步的目標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