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內戰無仇恨”?呵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22 09:38:11


 

  “偉大的和解”還是“仇恨的種子”

  “這場戰爭不僅解放了奴隸,而且向世界展示了一種新的文明和風格:寬容、和解、禮貌與尊重”“戰爭沒有給人們的心靈留下創傷和後遺症,而是給社會帶來了持久安定、和睦與繁榮”——長期以來,在一些有傾向性文字誤導下,很多人誤以為美國內戰後的歷史“和風細雨”,戰爭一結束一切就趨於“寬容和共同建國”。

  一切要從1865年4月9日說起,那天,李將軍率南方官兵在弗吉尼亞向北軍將領格蘭特投降。美國歷史學家愛德華·艾爾斯在接受美媒採訪時說,“正史”說美國在這一天開始愈合,但即使一個不那麼用心的歷史系學生也會告訴你,現實要複雜得多。

  “怎麼可能沒有仇恨?”在費城一家私立中學就讀的安德森同《環球時報》記者聊起美國內戰時說,她在“美國歷史”和“戰爭史”課程中都學過這段歷史,她了解到戰後激進的北方共和黨人曾打算剝奪南方白人領袖的權利,將他們的土地分給黑奴,南方後來制定《黑人法典》和“吉姆·克勞法”繼續壓迫黑人。課堂上,她讀到不少原始信件,基本都是北方領導人的。至於李將軍,雖然稱不上“壞人”,但他在為錯誤的事業而戰。

  某種意義上,北方對南方官兵的處理的確很寬容,所有投降者都獲得一份“不追究”證書,李將軍以下都未被關押。有歷史學家明言,與其他國家內戰的結局相比,李將軍的投降和格蘭特將軍的大度意義重大,確實是一大成就,稱得上偉大的和解。但這只是問題的一部分。

  李將軍投降後曾寫信給聯邦政府,表示從此效忠合眾國,請求特赦,但他死後100多年才重新獲得公民權。基層官兵被勝利者頤指氣使的例子更多,邦聯總統戴維斯則被關了兩年。打贏內戰的共和黨總統林肯的副手、繼任者約翰遜,一度揚言“處死所有參與邦聯者”。

  後來林肯遇刺,美國國會通過激進的《重建法案》,在南方實行軍事管制,責令所有公職人員必須宣誓效忠聯邦政府、唾棄南方邦聯。除田納西州外,其他10個邦聯州都要被“徹底改造”,最晚被“改造成功”的喬治亞州直到1870年7月才獲准重新加入美國,其公民才重新成為美國公民。

  軍管當局在南方實行戒嚴,對地方上採取高壓管制,剝奪前邦聯支持者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在一些地區,這種剝奪到了十分苛刻的地步,連曾在邦聯工作過的郵差、公墓看守人都不能幸免,這種狀況持續到1872年格蘭特當選總統並實行大赦。

  為快速“重建”和摧毀南方抵抗勢力,聯邦一度鼓勵黑人“維權”,結果加劇了白人抵觸情緒,造成“三K黨”等團體興起。1872年後,聯邦為了綏靖又轉而約束黑人權利,短短十幾年南方多地又恢復種族隔離狀態。

  有學者認為,當時北方對南方的政策擁有數個相互間無法調和的目標,既要“報復”叛亂又要“調和”矛盾,既要推行“變革”又要維持“穩定”。整體看,南方重建絕非什麼“寬容團結”,恰恰相反,它是一場勝利者和失敗者之間不留情面的鬥爭,由此造成的南方和北方、民主黨和共和黨、南方白人與黑人間的隔閡、矛盾,影響持續至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