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李虹含第一筆額外收入是大四時當家教賺來的錢,擅長寫作的他此後還給不少報刊雜誌投過稿子,賺取了稿費報酬,雖然在現在看來收入並不多,在當時已經足夠讓身為學生的他感到興奮與快樂。
“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盡量要懂事聽話,不要給父母增加太多負擔,所以一直都是量入為出,不會為了追求一些物質上的享受過多向父母伸手。”李虹含說。
2014年入學
——大學生用上了蘋果手機
1996年出生的王佳珍,三年前進入蘇州大學新聞專業學習。作為“95後”大學生,王佳珍和同學們的生活學習條件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大一剛開學時,王佳珍的父母給她買了手機和電腦,這也是目前同學們普遍都有的。
王佳珍說,自己每月的生活費大概在1500到2000元,是班裡的平均水平,“這些費用中吃飯占得最多,一個月差不多要六七百元,其餘的花銷還包括交通費、話費、買衣服等等。”
她告訴記者,現在的大學生除了必須的吃穿費用,也少不了一些人情支出,同學偶爾會在外就餐,而不少談戀愛的同學,每逢七夕節、情人節這樣的節日還要互送禮物,她調侃說:“這時候沒談戀愛的學生就能省下不少花費!”
在王佳珍看來,上大學這幾年也感覺到學校裡的攀比風氣比較重,大家喜歡比較手機、化妝品等等的好壞,也有不少人用上了蘋果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