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從無到有’是個飛躍,之後會‘從有到精’,新的飛躍之路即將開啟。”互聯網分析師葛甲認為,多地暫停共享單車新車投放,並不意味著共享單車遭遇了政策打壓,而是進入了發展新階段。接下來,共享單車主要任務是瞄准車輛使用情況,用技術手段解決亂停亂放問題,讓共享單車別為城市交通添堵。
弱勢品牌撤離一二線城市
面對規範停車維護城市運行秩序的壓力,共享單車企業主要的手段仍是加大人力投入。但投入多少運維師傅才夠用?以深圳市提出的5‰比例計算,假設一家單車企業在市內有30萬輛車,其配備的維修、調度人員數量要達到1500人。
實際上,即便還未有強制性運維投入要求,一些共享單車小廠商已經知難而退“繞道走”。
不久前,小鳴單車宣布對經營戰略進行重大調整,從一二線城市轉移到三四五線城市尋找空間。6月份宣布停止運營的3Vbike,則在日前宣布“重出江湖”,進軍五六線城市。在昔日浩浩蕩蕩的共享單車軍團中,大批第二、第三梯隊的企業開始撤離摩拜、ofo雙巨頭鏖戰的一二線城市。
讓遍布大街小巷的單車都停放有序,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多位市民建議,共享單車管理宜疏不宜堵,考慮到通勤出行的龐大需求,管理部門可以酌情考慮在有條件的街區增加自行車的停車位,鼓勵綠色出行;而在不具備條件的擁擠街區,嚴格限定車輛投放數量並及時調度。
“對於共享單車亂象,政府需要通過行政供給,保障自行車騎行者的路權,並適當增加自行車停車空間。”交通運輸部幹部管理學院教授張柱庭分析。
物聯網升級成共享單車救星?
最近幾個月,北京東城、通州等區域率先試點電子圍欄規範停車。但不少市民發現,電子圍欄附近車輛寥寥、禁停區域單車堆積的現象仍然不時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