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秘書長盛敏表示,目前中國對於廢棄塑料等再生資源的回收還沒有相應的補貼機制。他說,有兩種方式可借鑒,一種是歐洲模式,通過政府採取強制性的政策,對可再生資源的回收處理進行補貼;另一種是日本模式,通過培養國民素質,從源頭上做好垃圾分類。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宋國君認為,應堅定地實施強制源頭分類政策,遵循污染者付費原則,實施生產者延伸責任制,激勵污染者減少廢棄物產出,同時用資源回收收入彌補垃圾管理社會成本。
針對塑料等低附加值可回收物的分類回收,目前國內部分城市也制定了一些措施,如建立基金發放補貼、處罰違規對象等。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具體實施中,還需要繼續探索解決產業鏈條補貼前置、處罰對象無法確定、回收物統計監管成本高、投入資金過多等問題。
④ 創新外賣包裝方式
而從外賣垃圾的源頭來說,要加強對外賣企業的規範和監督,實現外賣垃圾減量化。其中,最主要的思路是尋求外賣配送包裝和方式上的創新。
專家建議,可以對相關企業的科技研發進行補貼,對可降解產品減免稅收,在源頭上堵住“白色污染”,使公眾獲得更加方便環保的替代產品。
目前,已經有餐飲企業使用紙漿餐盒、甘蔗纖維餐盤等可降解材料,但這類餐盒的成本往往比塑料餐盒要高,因此全面普及尚需時間。
今年6月,美團外賣、中國烹飪協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數十家餐飲外賣品牌共同發起《綠色外賣行業公約(綠色十條)》,其中提出“推動使用綠色餐具”等內容,並向供應鏈端發出“英雄帖”,為餐飲行業小微企業找到健康安全的綠色餐具。也有外賣平台正和科研機構合作,研發可降解環保餐盒。
專家建議,應對外賣包裝材料減量化、資源化作出約束性規定,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在外賣中加收垃圾處理費,讓商家、平台、消費者為外賣垃圾回收處理埋單。
也有意見指出,可以效仿國際普遍採用的垃圾回收押金制度,創新回收渠道。消費者購買外賣時先支付部分押金給平台,待用餐完畢後,將外賣餐盒送至自助回收機器或人工回收點。平台確認後,將押金退還消費者,以此促進消費者樹立健康良好的消費理念和垃圾回收意識。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