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8日電/高考結束後,哈密學子彭博選擇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騎行途中,得知被青島科技大學錄取,便將大學所在地山東青島作為目的地。歷時38天,騎行3319公里,經過七省區、65個大小鎮,順利抵達青島。
8月27日,通過電話,記者與已返回哈密家中的彭博取得了聯繫。
為長途騎行學習修補輪胎
彭博今年19歲,畢業於哈密市第二中學,高考成績490分,目前已被青島科技大學錄取。
“我從小喜歡戶外活動,高考結束後,便計劃著騎行到海邊。”談及自己的計劃,彭博介紹,他想去的目的地有兩個,一是天津,一是青島。出發前,高考填報志願時,他選擇了青島科技大學。
騎行途中,最讓彭博擔心的是自行車出故障。為了能應對這一“麻煩”,他到自行車修理鋪學習補胎、換胎技術。“自行車是跟朋友借的,學習修車的同時,我還給自行車裝了架子、加了車燈和後視鏡等裝備。”彭博說,修車工具、備胎、帳篷、衣服和食物等他也都提前準備好了。
彭博是家中獨子,得知兒子一人要騎行幾千公里,彭博母親高女士開始堅決反對。高女士說,兒子從來沒有騎過這麼遠的路,途中會遇到戈壁、荒漠,不可預料的事情讓人擔心,“要是在‘無人區‘碰到麻煩該怎麼辦?”
“兒子反反覆複給我做思想工作,說想鍛煉一下自己,我拗不過,便同意了,並給兒子購買了保險。”高女士說,但她也提了個條件,要駕車跟隨兒子走一段看看。
7月2日,彭博踏上旅途,沿國道前行,晚上選擇在旅館或帳篷中休息,每天騎行100公里左右。
“想過放棄,但都一閃而過”
“中途遇到過幾次困難,也曾想放棄,但都是一閃而過。”彭博說,一路上,自行車輪胎修換過七八次。騎行第3天,在戈壁灘上車胎爆了,彭博只好頂著烈日修輪胎。修好後,更大的麻煩出現了,國道正在施工,不少地方是厚厚的虛土,只能推車前行。
“中途有幾次想放棄,但最後還是堅持下來了。”彭博說,旅途中印象最深的是山西至河北山區路段,也是最艱難的一段,這段七八百公里的路花費了他半個月的時間,“全是盤山路,路上有泥巴,自行車騎不了多久便要清理”。
騎行至山西呂梁山時,突然下起暴雨,而彭博的自行車輪胎也被扎了,他只好冒著大雨換輪胎。“當時渾身濕透了,很無助,也想過放棄。”彭博說,十幾分鐘後,輪胎換好了,他繼續前行,幸運的是騎行了1公里左右便看到了村莊。
彭博說,遇到暴雨,無法前行,曾想過放棄,父親得知這一消息給他兩個選擇,要麼回家,要麼繼續前行。最終,在村莊待了6天後,他繼續前行。
旅途中,除了游覽祖國的壯美河山,彭博也忘不了那些幫助過他的好心人,不管是給自己帶路的快遞小哥、幫忙修車的修理工,還是送盒飯的工人,“這一路,是他們幫了我,我以後也會像他們一樣幫助別人。”彭博說。
7月20日,彭博收到了被青島科技大學錄取的消息,便將終點定位到山東青島。
“感覺兒子一下長大了”
“兒子以前做事有些優柔寡斷,現在不一樣了,我感覺他一下長大了。”談到兒子騎行的經歷,彭博的母親高女士欣慰地說。
高女士說,兒子剛出發時,由於心疼兒子,她駕車跟隨,一直跟到甘肅玉門。“到了玉門,兒子說什麼也不讓我跟了,給我下了最後通牒,說我要是再跟著,他就抄小路跑掉。我拗不過兒子,只好返回”。
雖然返回家了,但高女士依然牽掛著兒子,兒子騎行到哪裡了,晚上住的旅館、農家還是帳篷?每天,她至少要和兒子通兩次電話,自己也會在地圖上標注兒子騎行的位置。8月9日,經過38天騎行,途經7個省區、65個大小城鎮,騎行3319公里,彭博終於到達了青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青島科技大學。
“看到了要讀書的大學,挺激動的。”彭博說,在青島待了3天,8月12日,彭博乘飛機返回了哈密。
他說,通過騎行增長了知識、見識,遇到問題再也不會躲避,而是想辦法解決。
高女士說,兒子用3319公里的騎行完成了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蛻變。
“9月2日兒子就要開學了,兒子去過了學校,對學校有所了解,不讓送。”高女士,不送兒子感覺心裡過意不去,這次他們要堅持送兒子,要多陪陪兒子。
(來源:《新疆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