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說,上述這些活動,可能都將引起國際奧委會和其他國際、區際體育組織,及各單項賽事運動會的警覺,中國奧委會當然更是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尤其是考慮到,以“國家”為主要單元的國際運動賽事,往往會牽動“國族”情緒,倘台灣地區今後獲得更多的國際性或區際性大型賽事的舉辦機會,就可能會更進一步刺激、拉抬台灣人自我認同的效果。除了是以“主場優勢”獲得較多的獎牌,導致台灣民眾更為增強“自主權”身份認同之外,可能也讓“獨派”團體對台灣參與國際運動賽事,必須嚴格執行“奧運模式”,即不得播放“中華民國國歌”,也不得升起“中華民國國旗”,取而代之的是“國旗歌”及“中華台北會旗”,感到不滿,因而可能會爆發反彈,從而助長“台獨”氣焰。因此,今後台灣地區要申辦國際性或區域性大型賽事時,就將會非常困難。
實際上,本來台北市政府申辦“世大運”,就非常困難,曾經五度申請都告失利。直到在國民黨的郝龍斌出任台北市長時,才告成功,台北市擊敗已作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及已成功爭取到二零一四年“世界盃足球賽”和二零一六年“奧運”主辦權的巴西,獲得二零一七年“世大運”的主辦權。率隊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大學運動總會“參戰”的郝龍斌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坦言,此次成功爭取到“世大運”主辦權得益於幾個因素,其一是“中華台北”選手在各項國際賽事會中表現傑出,就在月前於深圳舉辦的“亞大運”上,“中華台北”在獎牌排名名列第八;其二是台北市過去成功舉辦了多項大型活動,包括“聽奧”和“花博”,證明了台北市具有舉辦大型活動的能力;其三是中國大陸給予了相對的協助,他猜測中國大陸的三票(中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全給了台北市,這是歷史的新頁,相信兩岸關係會因為台北市成功舉辦“世大運”,跨入新的里程。
但意想不到的是,到“世大運”舉辦時,不但是台北市政府已經不再是由國民黨人掌管,而且連台灣地區的執政權,也淪落在民進黨人的手中。而且,蔡英文和“獨派”團體還要趁機“抽水”,籍著“世大運”大搞“台獨”小動作”。對此,中國奧委會必然會提高警覺,今後台灣地區要獲得各項國際性賽事的主辦權,相信就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