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看出,那些被過度消費的經典影視劇和經典綜藝節目大多集中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此一年代是“20世紀末”的最後十年,是從80年代思想觀念重趨活躍、文化形態逐漸多元過渡到商品經濟充分發展、卷起娛樂大眾大潮的十年。這一時期的中國大眾文化表現出了別樣的文化特質:在功能上,它逐漸成為具有遊戲性的娛樂文化;在生產方式上,它向文化工業生產鏈上的消費商品特性靠攏。有學者認為,這一時期的大多數文化文本變得無深度、扁平化。正是這種在製作和傳播方式上進行了脫胎換骨改造的文化形態,成為具有全民互動性的大眾文化形態。不少影視作品作為大眾娛樂消費品,追求滿足大眾對於娛樂的終極追求,迎合大眾口味的元素被不斷引入和拷貝,但是,在另一方面,它的甚囂塵上也刺激了一批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文化視野的影視創作者,在不同層面進行反思並創作出更具個性和見地的作品,從《渴望》到《編輯部的故事》,從《媳婦的美好時代》到《心術》,從《西游記》到新版《紅樓夢》《三國》,它們在現實、歷史和商業類型題材上均有斬獲,其中的佼佼者成為時代的經典之作。
然而,在當下過分用票房和收視率來論英雄的商業文化語境中,面對資本洪流的湧入,不少充滿投機意識和商業心機的製作投資方看重的並不是這些作品思想與品質上的追求,與真正挖掘中國影視文化或娛樂節目中的優秀思想因子、優良製作模式、市場運作規律背道而馳,他們往往利益驅動第一,“賺快錢”,“砸明星”,“博話題”,無所不用其極,就是無法靜下心來,真正靠品質與內涵撬動市場。這種圍繞“消費經典”所創制的新欄目、新作品,大多走向無邏輯、小兒科、灑狗血、無思想,變得粗劣乏味,惡俗無趣。更有甚者,在黔驢技窮後拿出惡搞、拆零、調侃等手段“消解”經典文化內核與思想實質。花樣繁多、巧立名目的所謂“經典改編”,實際上是從這些經典之作中拿出某些橋段與人物,撕裂拆碎,使之成為任人蹂躪、可有可無的“玩物”。當觀眾觀看曾經熟悉的人物、橋段時,很容易被帶入到當時語境之中,渴望再度產生共鳴,然而他們發現的是已與過去思想認知與審美趣味南轅北轍的錯位與隔閡。某些創作者把觀眾當成了傻子,在混淆是非觀與價值觀的基礎上展開“惡搞”,肆意篡改、任意顛覆、無腦解構成了過度消費經典的慣用手法,破壞了經典作品的歷史傳承基因與時代延展可能性。
部分此類影視作品和欄目,還能獲得一時的高點擊率以及票房收益,助推後來者蜂擁而至,這是一種讓人無法不悲哀與搖頭的現象。一方面,它們迎合了部分受眾以狂歡式娛樂聊以慰藉自身的“娛樂至死”理念;一方面,它也降低了影視作品的文化思想底線,放棄了對於文化經典的深度解讀與精神積累。拇指時代下,只要有某些當紅偶像參與,便會出現分貝絕不低啞的盲目叫好聲,在它們的魅惑下,經典從應該被尊崇和驕傲的山頭與山峰,被矮化成了只要看顔值與範兒的快餐甚至文化碎片,在需要被引領而確實又困於遺忘與迷失症候的人群中,它最終淹沒在娛樂的迷墻中。
在提供無景深、無意義、惡搞成風、流暢無腦的故事與場景時,它們消除了時間性,排除了歷史感,割斷了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最終成為了一種自成體系、自我封閉的視覺感官遊戲。面對一時的確幸與狂歡,你當然無法否認存在即合理,有市場就有市場合理性。但是,在進行文化創作、文化再創造時,創作者和接受者們能否靜下心來思考一下這些行為背後的文化實質?娛樂狂歡背後,散場該是餘音繞梁,還是燈盡油枯,滿地精神荒蕪?
(來源:解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