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檢驗了不同因素對於城鄉背景畢業生畢業去向的影響,發現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等社會資本因素和學習成績等人力資本因素,均對升學及出國、畢業後是否待業存在正向顯著的影響。
從筆者採用的樣本來看,選擇升學及出國的畢業生只占所有畢業生總數的17%,絕大部分的畢業生需要通過求職進入勞動力市場。而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歷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求職過程,許多學生要經歷從最開始的實習,到投簡歷、參加筆試面試,再到確定最終的工作單位的過程。
高校畢業生的工作找尋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除了畢業生在投寄簡歷、決定是否簽約階段對於就業單位的選擇外,在當前勞動力市場結構失衡、就業形勢嚴峻的背景下,用人單位是否願意接納畢業生,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事實上作為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方,用人單位在錄用一名應屆畢業生的時候,除了該生自身的專業對口程度、知識儲備、能力水平外,對於畢業生人力資本之外的家庭背景、社會關係等方面,也都有所要求,因此用人單位對於城鄉背景高校畢業生的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畢業生的求職結果。
在整個求職過程中,農村背景高校畢業生由於經濟基礎較差,同時多屬於異地求職,如果不能更快的找到工作,將面臨畢業後戶檔派遣回原籍的問題,而一旦失去了應屆畢業生身份,農村背景高校畢業生將更難找到工作,同時越晚解決工作問題,求職成本越高,給家庭帶來的負擔也會越大,因此農村背景高校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處於相對劣勢的地位,但也有著更加積極的求職表現。
第一,從求職期望上講,由於自身較為優勢的社會經濟地位,城市學生對於起薪和工作本身有較高的期望:他們的平均期望起薪和可以接受的最低起薪顯著更高,他們對於工作在大城市、單位規模大、聲譽好、發展前景好的工作有更大的偏好,更看重所從事工作能夠有利於施展個人才華、能夠獲得權力、社會資源和工作自由。這些求職期望的差異,影響到了城鄉畢業生在求職上不同的表現。農村背景畢業生在實習上更加積極,找工作開始的時間相對更早,可接受的待業時間較短,保留工資也較低,在求職中的花費,尤其是人情禮品上的花費更低。由於家庭可以給自身的求職提供一定的幫助,城市背景高校畢業生對實習經歷的重視程度較低,更多的選擇了走親友關係等非正式途徑就業,並傾向選擇在未來工作中更看重“人情關係”的“體制內”單位,而農村背景高校畢業生則更多的選擇了更加看重個人實際能力的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