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9月16日電/從2006年《瘋狂的石頭》後,中國電影產業發生了巨大變化: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三大導演加上姜文、陸川等億元導演俱樂部格局被打破,一些新人導演開始引領票房。從寧浩、烏爾善、趙薇、薛曉路、徐崢到吳京,這個新的導演群體,卻始終處於無法命名的局面。
正在呼和浩特市舉行的第26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有專家指出,這一新導演群體的共同特點是遵循“工業美學”原則:秉承電影產業觀念、類型生產原則,游走於電影的藝術性和商業性之間。
尋找自身和市場需求的平衡
這一批新導演出身各異:“演而優則導”的趙薇、徐崢、陳思誠、鄧超,“寫而優則導”的韓寒、郭敬明,學院派出身的薛曉路、曹保平,拍廣告、視頻出身的烏爾善、李蔚然、盧正雨,“海歸”背景的金依萌、李芳芳,自學成才的非行、吳京等。
導演陸川曾指出,“第六代”導演是完整的一代,是電影節培養起來的,而這些新導演是中國電影市場培養起來的,一直在尋找自身和市場需求的平衡。
按照商業性、藝術性的關係,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旭光這樣劃分這個群體:有的導演更加偏重商業性,如寧浩、徐崢、滕華濤;有的導演能相對平衡好這對矛盾,如烏爾善、刁亦男、曹保平;還有一小部分人堅持走文藝片路線,如楊超、畢贛、張猛、韓傑等。
他指出,這一新導演群體的生存環境是一樣的:中國電影產業化大發展、互聯網勢不可擋、技術極大提升等。“這些導演沒有‘第五代’導演以啟蒙者的姿態述說精英話語的欲望,也不用體驗‘第六代’導演在工業與藝術之間無處安身的迷惘,他們在票房和口碑等方面取得不俗成績得益於他們游走於電影工業化生產體制內,並能處理好與個人風格表達之間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