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9月19日電/“治理亂象以來,激進投資得到有效遏制,保險資金在上半年未發生非理性舉牌、境外收購等激進投資行為。”在保監會18日召開的“1+4”系列文件落實效果新聞發布會上,保監會稽查局副局長楊玉山表示,目前,保險業風險積聚得到明顯遏制,市場亂象受到堅決阻擊,行業出現了健康、平穩、良好的發展拐點。
落實“穿透式監管”
為加強金融風險防控,今年4月底,保監會發布《關於強化保險監管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整治市場亂象的通知》,要求集中整治虛假出資、產品不當創新、銷售誤導、數據造假等亂象,取得了明顯成效。
保監會財會部副主任郭菁表示,一是行業風險狀況總體穩定。二季度末,全行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5%,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20%,均顯著高於100%和50%的償付能力達標線。
二是行業轉型效果逐步顯現。從二季度償付能力充足率來看,行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環比上升的公司達到66家,較一季度增加27家,上升數量為2016年以來最多;壽險業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16%,較一季度上升2.4個百分點,是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上升。
三是行業風險管理能力持續提升。各財產險公司和第三方平台陸續下架違規車險產品,部分公司主動調整經營策略;中短存續期業務占比明顯下降,實現了結構性的“瘦身”;激進投資得到有效遏制,保險資金在上半年未發生非理性舉牌、境外收購等激進投資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穿透式監管”一詞在發布會上出現頻率極高。在防範資本不實風險中,保監會不斷加強對股東資本的穿透式審查。一是穿透資金來源,要求股東在投資入股時提供資金來源說明等證明材料,對存在疑點的進行追溯審查,確保入股資金自有、真實、合法;二是穿透股東資質,加強背景、資質和關聯關係穿透性審查,科學評估投資人投資歷史、人員素質、信用記錄等,嚴防動機目的不純的投資者投資保險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