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雷莎·梅(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9月28日電/英國“脫歐”談判25日開始第四輪談判。英國“脫歐”需要向歐洲支付多少“分手費”,這個問題是英國和歐盟談判的一個焦點問題。近日有媒體報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打算支付200億歐元,之後有媒體爆料歐盟希望500億歐元,但隨即被英方否認。
輿論認為,英國支付“分手費”的前提是確保其在“過渡期”內不離開歐洲共同市場,並以某種形式繼續留在歐盟關稅同盟,從而確保英國在歐盟法律規定的2019年初談判時限結束後,仍有兩年過渡期讓“脫歐”軟著陸。
支持“留歐”者認為,這一方面可以避免“硬脫歐”給英國經濟造成斷崖式下跌的風險,另一方面也給英國與歐盟外各經濟體達成自由貿易協議提供時間。而部分支持“脫歐”者則認為,這實際上是政府違背諾言,為“軟脫歐”埋下伏筆。
“脫歐”談判啟動三月、進入第四輪,實質性進展不多,雙方在“分手費”、英國是否退出歐洲共同市場等“硬骨頭”議題上互不相讓。僵局始終無法打破。特雷莎·梅發表講話時,英國啟動“脫歐”程序、兩年談判期開始倒計時已約半年。
對歐盟而言,“脫歐”談判是給其他歐盟成員國的一次“警示教育”,英國以何種姿態成為第一個退出“歐盟”的成員,這將是決定歐盟未來的大事。歐盟早已打定主意要“殺雞儆猴”,用強硬的立場、最苛刻的條件教訓英國和其他有“脫歐”想法的成員國。
對特雷莎·梅政府而言,“脫歐”談判的走向決定執政黨保守黨執政地位是否牢固、內部是否能保持團結,談判中拋出任何建議、做出任何妥協,都步步驚心。
保守黨在今年6月大選中喪失議會下院絕對多數席位,再加上“脫歐”談判不力、財政緊縮政策削減公共開支屢遭質疑,政府權威和執政能力均受到挑戰。政府內部,不時傳出外交大臣約翰遜等閣員在“脫歐”問題上的意見不合,如何“脫歐”將決定內閣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