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隱私加強平台自律
業內人士認為,用戶隱私數據安全挑戰加劇主要出於三方面原因:第一,部分網站、應用和企業通過一份籠統的“用戶協議”或“隱私協議”,獲取和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授權,導致個人信息使用的不規範甚至大量洩漏。“市場上還存在出於各種目的搜集個人信息的利益鏈條,”獵豹移動安全專家李鐵軍認為,個人隱私信息“黑產”龐大,亟需加強監管。
第二,用戶本身對保護個人信息重視程度不足。出於方便的考慮,不少用戶在多處使用簡單重複的賬號和密碼,當一處信息洩露便導致整體信息暴露。
第三,法律層面的缺失。當數據如同能源一樣重要時,法律法規的滯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缺失。數據所有權、數據交易規則等基礎法律界定仍未明確。例如,個人數據原本屬於用戶本身,但用戶在網絡平台中所產生的數據,如交易數據和行為數據,在經過脫敏後其所有權和使用權歸屬用戶還是平台,仍未有答案。
隱私保護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日前中央網信辦、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對京東商城、攜程網、淘寶網、支付寶、高德地圖、百度地圖、滴滴出行等10款網絡產品和服務的隱私條款內容進行評審,結果顯示10款網絡產品和服務在隱私政策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微信、淘寶網、支付寶、滴滴出行、京東商城五款產品和服務開始提供“一站式”撤回和關閉授權,在線訪問、更正、删除個人信息,在線注銷賬戶等功能。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楊建軍表示,長期以來網絡運營者在提供產品和服務時,普遍存在隱私條款籠統不清,不主動向用戶展示隱私條款,展示內容晦澀冗長,徵求用戶授權同意時存在“一攬子”打包授權等,擅自擴大範圍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私自共享、轉讓個人信息等問題突出。
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局長趙澤良表示,今後要調動更多的企業,對自己的隱私政策主動評估。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