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7日電/包括我國科學家在內的人類基因編輯研究委員會10位專家表示,雖然存在種種限制,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可以有效推動人類胚胎發育學的研究。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院長裴端卿與9位國際知名學者6日聯合在《細胞·幹細胞》期刊上發表論述文章,提出上述觀點。文章還著重闡述了國際學術合作對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潛在臨床應用的重要意義。
專家認為,有必要成立一個學術聯合會來協調相關國際合作,以更加有效地推動可遺傳型基因編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該學術聯合會可朝著4個方向努力:完成包含調控網絡的人類胚胎發育的細胞譜系圖;繪制從受精卵到原腸胚的人類胚胎單細胞解剖圖;完善胚胎發育中遺傳缺陷的數據庫;建立服務於人類胚胎研究的共享工具和資源平台。
基因編輯,是指對生物的整套遺傳物質——基因組進行精確地插入、敲除和改變。科學家嘗試將基因編輯技術應用於基礎研究以及疾病治療和預防。
近年來,基因編輯技術快速發展,相關的利益、風險、規則、倫理和社會影響等問題也隨之而來。尤其是CRISPR / Cas9技術在2015年首次被用於編輯人類胚胎基因組之後,全世界針對這項技術未來可能對人類產生的影響展開激烈辯論。
2015年12月,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中國科學院以及英國皇家學會聯合召開了人類基因編輯的國際峰會,召集了22位不同領域的專家組成人類基因編輯研究委員會,就人類基因編輯的科學技術、倫理與監管開展全面研究。裴端卿是其中唯一一位來自中國的學者。
經過多輪的討論和修改,該委員會於2017年2月發表人類基因編輯的報告書,為人類基因編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與運用提出了系統性、原則性框架。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