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國慶、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任何員工不論職務高低,均不得以私人名義接受供應商或其他合作夥伴饋贈的禮品、禮金、宴請、樣品等以及其他變相手段提供的不正當利益。”
這樣的《“兩節”反腐溫馨提示》,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而言,早就習以為常。但這一則“反腐告示”的發布主體有點特殊——京東集團,它是互聯網行業的巨頭之一,也是一家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民企。
高調反腐的民企並非只有京東。2017年8月底,有媒體報道,中國互聯網市值最高的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在定期業務審核審計過程中發現旗下盒馬鮮生公司內部存在腐敗事件,涉事的兩名貪腐人員受到相應處理。相關報道稱:“這也是阿里巴巴集團近幾年一直以來對貪腐事件保持嚴打的又一案例。”
中國企業反舞弊聯盟,是國內首個由企業發起成立的以反舞弊為目標,推動共同建設廉潔商業環境的民間非營利性合作組織,成立於2015年6月。兩年後,該聯盟成員單位已從阿里巴巴、碧桂園、美的、順豐、萬科等10家發起人單位擴大到160家單位,遍及全國20多個省區市,覆蓋企業人員近300萬人。
崇尚“親”“清”政商關係,倡言“永不行賄”,反腐“重錘”不斷,越來越多的民企以“打鐵”的行動重塑形象——這在幾年前的中國,還是很難想象的。
變化,從何而來?變化,又折射什麼?
(一)
還記得,當年一位小學生“想做貪官”的理想,讓多少人痛心疾首。“因為貪官有很多東西”,看似童言無忌,實則是腐敗亞文化對價值觀的扭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