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堅持以保障供種為根本,推進優勢種子基地建設。種子生產具有明顯的區域分布特征,優勢種子基地是保障供種安全的戰略性資源,必須保護好、建設好、管理好。近年來,我們突出制種優勢區,按照中央支持、地方負責原則,利用種業提升工程、新增千億斤糧食工程等重大項目,加強優勢種子基地建設。一是推進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育制種基地建設,分別制定了建設規劃,全面啟動三大基地建設,特別是劃定26.9萬畝南繁保護區,納入基本農田嚴格保護。二是認定53個制種大縣,出台制種大縣財政獎勵政策,已落實獎勵資金12億元,支持制種大縣建設,雜交水稻和玉米制種分別占全國的70%和80%。三是啟動首批49個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將優勢種子基地拓展到糧棉油、果菜茶等重要作物,支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目前,國家優勢種子基地初具規模,制種加工條件明顯改善,改變了過去“望天收”的局面。有了這些優勢基地,種業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就有了堅實基礎。
四、堅持以依法治種為保障,強化市場監管能力建設。良好的市場環境是種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我們在持續開展打假護權、區域性專項治理行動,保持監管高壓態勢的同時,注重加強依法監管能力建設。一是加快推進法治建設。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原則,積極配合全國人大修訂《種子法》,先後制修訂9個配套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為依法治種奠定了法制基礎。二是加快構建監管標準體系。先後制定170多個涵蓋種子質量、真實性、轉基因檢測等標準,建設農作物品種標準樣品庫,改善200多個測試檢驗機構條件,為打假護權提供了支撐。三是搭建種業大數據平台。將全國4000多家企業、3萬多個品種、30萬多家門店信息納入全國統一的大數據平台,實現了可追溯監管。目前,假劣種子案件比新《種子法》實施前減少48%,侵權案件減少36%。
(來源: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