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姓論壇”現場(中評社 束沐攝) |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電(中評社報道組)“我今年80歲了,希望在2021年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出生在1949年,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昨天下午,北京市西城區報國寺社區,一場以“我和黨一起走過的五年”為主題的“百姓論壇”正在熱火朝天地舉行。在論壇的尾聲,主持人請在座的黨員群眾以一人一句話的形式表達自己內心對未來的心願。
已經堅持舉行十年的“百姓論壇”是西城區報國寺社區黨委專門給社區居民開辟的一個說話聊天、訴求民意的場所。論壇每月舉辦一次,每次參加的居民都在50人左右。論壇形式為一人主講、大家暢談,討論主題由聽眾“點菜”、引領人“配菜”的方式設置。內容除了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時事熱點和與民生的話題外,還應聽眾要求,開設了養生保健、生活常識等休閑話題,滿足了不同需求人群的需求。十九大召開前夕,大會新聞中心邀請境內外記者旁聽了這場已經小有名氣的民聲議事堂。
本次論壇的“主角”是一位87歲高齡的社區老人郭子彬,這位曾經參加過解放戰爭的老兵,向居民們聲情並茂地暢談五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國家與個人生活帶來的新變化。上至內政外交,下到家長裡短,郭老旁征博引,帶領社區居民共同重溫了這一段極不平凡的五年時光。其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黨風政風的巨大轉變,他感慨,十八大後中央頒布“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習總書記率先垂範,讓民眾十分“有感”。“我常去北海公園,那裡有一棟建築外曾經寫著‘游人止步’,是一家高檔會所,但現在已經停業了!” 郭子彬還說,過去節假日期間,領導幹部都忙著“吃請”,很少回家吃一頓飯,但現在領導幹部節假日期間堅守崗位抓值班,“這就是變化和成效。”
郭子彬還以身邊環境的改善為例,他介紹,報國寺原來是一個集市,出門都非常困難,後來經過老百姓反應,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市場搬遷了,胡同也拓寬了。講到這裡,場下的群眾也紛紛點頭稱是。報國寺社區黨委書記馬莉萍聽了郭子彬的講述,激動地表示,他為所有人精心準備了一場生動的黨課,“戳中了我的興奮點,堅定了我對黨的熱愛。”
有相同感受的民眾遠遠不止郭老,73歲的社區黨員賈淑芳大姐一一悉數了五年來報國寺的每個變化:清退了原本喧鬧混亂的收藏市場,讓居民能睡個踏實覺了;貫徹落實“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動,拆除400多間違建,進入胡同不用特製的“小糞車”了;交通便利,公交地鐵四通八達,經停報國寺的公交路線可以像貫口相聲那樣說出來;廣寧公園落成,鬧市區有了城市客廳……在社區土生土長的老北京潘恭回憶了《社區居民公約》的誕生過程,分享了社區居民參與民主的經驗。64歲的“社區鏟屎官”邵立華說,十年前當他從貨車司機崗位上退休之後,身為黨員的他認為黨員要在環境保護中起模範帶頭作用,自告奮勇擔任了社區衛生委員,親力親為維護著家園的每一個角落。
十年來,報國寺“百姓論壇”已經名聲遠播。在這裡,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得到準確翔實的解讀;在這裡,居民學到了實用的新知識新技能;在這裡,黨員幹部與群眾零距離無障礙溝通交流;在這裡,社區居民敢於直抒胸臆、指點江山。這個從街頭“侃大山”起步的黨政群互動平台,正在普及政策、傾聽民意、化解矛盾、啟蒙益智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也讓這個“同心圓”更加溫暖、更加堅固。
“我期待十九大後,我們的養老金能再漲漲,我要游遍全中國,更要游遍全世界!”論壇上,一位居民樸實無華的發言,引發會場內會心的笑聲。而這也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那句重要論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中評社報道組成員:束沐 林艶 郭至君 徐夢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