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5日電/置身中國黔東南山區的侗寨間,“80後”青年高笑眼下過著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在與合夥人一同經營的藝術主題民宿裡,他擁有合乎時令的飲食與起居,與當地居民鄰里相親,並醉心於研究本地民族工藝。
這和他之前的生活截然不同。3年前,高笑還是廣州一家媒體的攝影記者,奔波在珠三角都市的繁華與喧囂中。因為蒐集製作民間手工藝術的照片與文案,高笑與身為設計師的合夥人結識,並前往後者的靈感來源地——貴州肇興侗寨攜手辦起了民宿。
新華社報道,從廣州坐高鐵出發,貴州從江站下,再駕車10分鐘便抵達這家“侗賞藝術主題酒店”——只需要4小時,高笑就進入了另一種生活。
高笑的人生變化,與泛珠三角區域內時空格局的巨變幾乎同步。自2014年底以來,從珠三角地區往廣西、貴州和雲南方向的高鐵先後開通,廣州到南寧、貴陽的火車時間均從原來的10個小時以上縮短到5個小時以內,泛珠三角區域中西南地區的交通梗阻隨之打通。
這在旅遊業上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對“養在深閨”的貴州尤其如此。“高鐵對黔東南這個地方來講,很快地鏈結了兩個世界。當地農耕狀態的生活方式、生活點滴中的手藝、各個寨子不同的節日,對城市人的衝擊是很大的。”高笑說。
17個世居少數民族創造的多彩的民族文化,讓貴州鬼斧神工般的自然風光,更浸潤著別具一格的民族風情。吊腳樓、風雨橋、鼓樓等民族建築,染織刺繡木雕銀飾等民間藝術,令人驚豔,也讓包括肇興侗寨在內的貴州景區一年比一年熱鬧。2016年,肇興景區接待國內外遊客124.0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27%和31.06%。
“很早之前我就在網絡上看到過貴州的少數民族,她們的服飾、頭飾都很吸引我。這次來貴州,我一定要好好向她們學習下手工活。”今年國慶黃金週期間,第一次坐高鐵來貴州旅遊的香港遊客張培芬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