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大代表、空軍飛行員劉銳(中評社 林艶攝) |
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十九大新聞中心昨晚舉辦以“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邁出新步伐”為主題的集體採訪,邀請四位來自軍隊的黨代表與中外媒體見面。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特級飛行員劉銳在回答中評社記者提問時,分享了他遠海遠洋訓練的精彩故事。
1979年出生的劉銳已經入伍20年,擔任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的他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副大隊長、大隊長、團副參謀長、參謀長,飛過7種機型,30餘次圓滿完成演習演練、南海戰巡、遠海遠洋訓練等重大任務。他和戰友曾駕轟-6K赴西太平洋開展遠海遠洋訓練,首次在西太平洋留下空軍的航跡。中評社記者遂請他分享一下,他本人執行遠海遠洋訓練等重大任務的過程中,遇到過什麼樣的特殊情況?有什麼具體的故事?
劉銳告訴中評社記者,他所在的飛行團在遠海遠洋訓練的時候,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但是我們有能力應對,因為我們的飛行員經驗非常非常豐富。”接著,他向中評社分享了幾個方面的變化。
劉銳介紹,2015年3月,飛行團開始實施遠海遠洋訓練,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兩年多,從訓練的頻次來看,從最初的一年四次,到現在一個月多次。從機型來看,從最初的單一機型,到現在和其他機型進行體系訓練,像戰鬥機、空中加油機、預警機、偵察機等。從訓練方向上來看,從最初的飛越巴士海峽、飛越宮古海峽到現在一次性飛越兩個海峽。
“可以說,現在我們的遠海遠洋訓練已經常態化、體系化和實戰化,目的就是提高我們的打贏本領,讓我們更好地履行軍人的使命和責任,”劉銳表示。
問及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所做的十九大報告,最深刻的感受是什麼,劉銳表示,十九大報告為我們強軍興軍描繪了宏偉的藍圖,也規劃出了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目標圖和路線圖。“我現場聆聽了報告以後,感到非常的振奮人心,感覺身上充滿了力量。”他說,習主席在十九大報告當中說,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十八大以來,他所在的團的軍事訓練工作抓得最緊的就是戰鬥力標準,練得最多的就是實戰化訓練,充分利用現在常態化的南海戰巡、遠海遠洋訓練,組織各種不同機型與海軍聯演聯訓。他認為,通過這些訓練,實戰能力和聯合作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今後在實戰化訓練上還要加大寬度、深度、廣度,也就是還要下工夫,真正做到習主席說的,能打仗、打勝仗。
劉銳還注意到,十九大報告當中有一句話,要推進四個現代化,其中有一句,叫做武器裝備現代化,這個讓他感受特別特別深刻。“我們團還沒有裝備轟-6K之前,到西太平洋進行遠海遠洋訓練這種事,放到那個時候真的想都不敢想。”他表示,現在不光是作戰能力,戰鬥力得到提高,作戰半徑也得到了極大延伸,尤其我們的作戰手段得到了質的飛躍。所以說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武器裝備現代化可以催生戰鬥力的生成。他說,報告當中還提到了要“樹立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我們作為一線部隊,作為一線的戰鬥員,我從內心來說,非常非常期盼我們軍內外的科技工作者,能夠將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成果盡快轉化和應用到武器和武器平台上面,為我們將來打贏提供有效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