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財政方面,現時房屋委員會主要靠出售居屋的得益,來津貼興建出租公屋的開支,賣一間居屋的盈利,足以支付兩個公屋單位的興建成本。團結香港基金指出建築成本近年飛漲,擔心往後難以維持。
改革牽全身須細議
此外,現時公屋租金遠追不上管理開支,房委會要為每個公屋單位每月補貼八千元,報告推算每年要為二十九萬個“富戶”補貼二百八十億元。如果建議中的計劃,吸引到這些公屋戶轉租為買,房委會就可以大減公屋管理開支的長期包袱,降低納稅人負擔。
不過,鎖定日後轉手的補地價金額,房委會所減少的收入,是否如報告所言,可由節省管理開支充分彌補,仍須精確推算。
這計劃小量推出難奏效,大量推出對樓市的影響,是否如報告所指微不足道,仍須審慎研究。短期而言,擴大綠置居規模,是較穩健的做法。
現時政府千方百計協助市民上車和上樓,苦於僧多粥少,各方出謀獻策,紓緩市民的置業和居住困難,值得鼓勵和引為參考,具體落實則仍待官員的分析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