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2017年全球旅遊總人次(包括國內旅遊人次和國際旅遊人次)將達到118.8億,為全球人口規模的1.6倍。參與旅遊的群體不斷擴大,旅遊消費已然成為全球民眾的重要生活方式。
英媒表示,羅傑·卡特指出,令人驚訝的是,與傳統上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相比,新興經濟體作為旅遊目的地的表現更好,增長速度約為前者的兩倍,這說明旅遊趨勢在改變。同時,亞太地區在世界旅遊市場中越來越重要,約占全球遊客總量的三分之二(包括這些國家的國內遊客和海外遊客)。
“儘管如此,我們發現,前往這些目的地的遊客在當地的消費低於前往傳統旅遊目的地的遊客,僅僅是這些旅遊經濟總收益的約三分之一,因為前往亞太地區目的地的遊客在當地的消費遠遠低於前往歐洲遊客的消費;亞太地區旅遊市場在增長,包括抵達人數和消費額,而很多新興經濟體就在亞太地區,二者有緊密聯繫。”李寶春認為,中國出境游市場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根據我們的研究,目前中國內地出境游1.2億人次中,大約8000多萬人次去的是港澳,到美國的遊客約為300萬人次,到歐洲的遊客僅為不到500萬人次,從總量來講潛力非常大。”李寶春預計,再過5年,到歐洲的遊客可能會達到2000萬人次,增長速度非常快——因為歐洲航空公司與中國主要城市之間的直航,也因為中國公民出境消費的第一選擇是歐洲市場,因為這裡的傳統文化、自然景觀、歷史傳承等等都非常吸引他們。
在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專家羅傑·卡特看來,中國成為世界主要出境遊客輸出地是長期性趨勢:“顯然,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如果想要自身入境游市場有所增長,就必須在中國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不管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
“而這取決於你離中國有多遠,如果你是中國的鄰國,那麼中國會成為你的主要市場,如果你像英國這樣離中國很遠,那麼中國不會成為主要市場,而是一個愈加重要的市場;中國對英國來說已經是重要的市場,但仍然占比例較小,我估計20年之後的占比會遠遠高於現狀。”他表示。
報道表示,據羅傑·卡特分析,儘管如此,旅遊目的地的接受能力是有限度的。“中國遊客喜歡買名牌、去有名的地方,所以目前中國遊客更傾向於前往那些著名旅遊目的地,這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這些目的地所承受的壓力;因此,這些目的地需要問自己,想要多少增長?如果不想要大規模增長,可能就不會想開拓中國市場。”
據報道,研究還發現,中國遊客對文化活動的興趣在提高,購物對很多中國遊客來說仍然非常重要,但是總體來看程度比5年前有所降低,羅傑·卡特稱,所以從長期來看,中國出境遊客的狀況可能會有更大改變,最終變得更成熟。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