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健行科技大學教授顏建發。(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11月18日電(記者 倪鴻祥)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健行科技大學教授顏建發17日表示,台灣對中國市場不能也無法放棄,北京對台“關與開”計謀無法迴避,但對中國的市場也不能抱存不切實的幻想與貪戀,台灣宜從“脫中入世”定位兩岸經貿交流。
顏建發17日出席陸委會在“交通部”集思會議中心舉行的“兩岸經貿交流回顧與前瞻”國際研討會,針對兩岸產業競合與台灣產業發展的問題表示看法。
他認為未來30年是台灣遠離中國影響,向中國之外圖強的黃金年代。
顏建發表示,兩岸產業關係,2008年底的全球性金融海嘯之後,中國自身的比較利益出現動態變化,中國企業在手機、平板等商品發展上,逐漸孕育中國大陸本土中低階組件的供應鏈與品牌,並成功打入市場,這使得兩岸產業開始呈現競爭的局面,儘管台商目前在高階零組件上仍具備優勢,但隨著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兩岸貿易依存度已逐漸下降,未來兩岸產業的競爭關係勢必將更為激烈。
他指出,中國產業快速升級的結果,逼使台商被迫往兩方向疏散,一是往更內陸發展,二是移往東南亞投資。
他分析,不少兩岸專家建議兩岸進行產業合作,但兩岸產業合作確有難以深化的理由,一是中國追求產業自主已顛覆兩岸產業分工架構。不可否認,越來越多大中國企業崛起且廉價搶單,和台灣競爭搶單是不爭的事實。
二是中國政策鼓勵破壞兩岸產業秩序。只要看台廠做得好的,中國政策一鼓勵就出現一窩蜂投資,加上削價競爭,結果是想做什麼產業、什麼產業就垮,由太陽能到LED產業都是如此,不但中國本土企業不能生存,有潛力台商也受波及,形成雙輸局面。
三是投資重中國而輕台灣。近年中國發展產業,一味鼓吹台灣產業到中國去投資研發創新,以便能享受政策鼓勵優惠,並創造台灣產業在中國的自主產能,導致產業空洞化。
他認為,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馬英九執政是兩岸經貿交流最順暢的階段,但政治經濟上整合兩岸關係的努力並未成功,首先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兩岸產業分工狀態已漸走向競爭。其次,當台灣對中國經濟的依賴越高時,其在安全上對中國的敵視也越深,且中國方面的反應是當兩岸經貿整合越趨緊密與強烈,其對兩岸政治統合的需求也越高。
他說,這種結果造成台灣更大的反彈,於是兩岸經貿整合增加,台灣“去統”的力道卻越來越趨強勁,獨立的聲浪越來越高,2014年11月的九合一地方選舉、2016年1月的“立委”選舉與“總統”選舉,民進黨雙雙大勝顯示,台灣政治版圖大幅綠化,台灣人民的意願正遠離而非趨近中國。
他認為,在統一政治意圖的驅策下,所謂“惠台”其實就是對追求台灣主權獨立所進行的一種“餵、養、套、殺”之潛台詞。
顏建發說,未來30年正是台灣遠離中國影響,向中國之外圖強的黃金年代,而從眼下到2020選舉,也正好是台灣舖墊“脫中入世”賢實基礎的決勝期。台灣對中國市場不能也無法放棄,北京對台“關與開”計謀無法迴避,但對中國的市場也不能抱存不切實的幻想與貪戀,從政治與經濟利益同時觀之,積極拓展中國以外的生存空間是台灣長期需走的路,沒有太多時間再猶豫、再蹉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