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中國足球已經與U20(20歲以下)和U17(17歲以下)男子世界杯決賽圈無緣12年,青少年國家隊的成績如此,使得成年國家隊無論怎樣鼓舞士氣,也不免感覺底氣不足。
《人民日報》報道,痛定思痛,中國足協開始聚焦青訓。堅持立足國情和借鑒國際經驗相結合,堅持舉國體制和市場機制相結合,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從娃娃抓起,從基層抓起,從群眾性參與抓起,進一步科學完善足球青訓體系,堅定不移地走既符合世界足球發展規律又適應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足球青訓之路,將成為中國足球青訓之路的主基調。
打造科學高效體系
10月29日,“我要上奧運·中國國奧隊選拔賽”第一階段四強賽戰罷,獲得前兩名的山東魯能隊與北京人和隊將在明年6月同中國足協選拔組建的1997—2000年齡段球隊進行第二階段的選拔,中國足協將以最終的勝者為班底組建中國國奧隊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男子足球項目的亞洲區預選賽。
這是一次為年輕球員提供展示舞台和上升通道的有益嘗試:根據本次比賽的參賽報名方案,除中超、中甲俱樂部必須派隊參賽之外,中乙球隊、業餘俱樂部、大學生球隊、各足球學校和青訓機構以及各會員協會均可組隊參賽。
優秀年輕球員的成長,離不開系統、科學的青訓體系。今年1月,中國足協在武漢塔子湖召開的足代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國足球青訓體系建設“165”行動計劃》(以下簡稱《“165”行動計劃》),即“1個機制、6個平台和5項保障”,意在加快形成“體育教育高度融合、社會力量良性互通、競賽訓練高效協同、成材通道拓寬順暢、人才支撐厚實強健”的發展體系。
《“165”行動計劃》實施後不久,“6個平台”之一的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級聯賽便於4月正式拉開戰幕,來自全國共87支球隊的1700多名14—16歲的青少年球員經過600餘場的比賽,在上個月角逐出了總冠軍。本項賽事不僅實施了主客場賽制和單年齡段設置,還實現了校園足球隊伍與職業俱樂部U系列隊伍的同場競技,在打破體教壁壘方面取得了進展。
而在中國足協內部,變化也在悄然發生。今年9月,中國足協在原有青少部的基礎上增設了男、女足青訓部兩個部門,主要承擔探索優秀球員培養新模式、挖掘培養高水平優秀青少年球員、為各級國字號球隊輸送人才的職能。同時,青訓中心建設、青少年技術大綱、社會青訓機構培育等工作也在不斷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