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國”蘊含豐富中華文化
郭偉峰由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曾派駐香港數年,所以在1991年8月首次去到台灣後,對於當地熱鬧的商區和繁華的市面並不感到新奇。在12天行程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台灣保持著濃鬱的中華文化,台北故宮的每件展品都被精心保護,街上的茶藝館很多。他表示,台灣許多企業家善於把企業經營與弘揚中華文化兩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往往因此獲得了成功。當時他和范麗青前往桃園縣,參觀一度被譽為世界最大的“小人國”,驚訝地發現“小人國”里有許多中國歷史名景,包括長城、故宮、天壇、拙政園、龍門石窟、觀星台、安濟橋等。創辦人朱鐘宏對郭偉峰說:“台灣的小人國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是充滿中華文化特色的,一定能成功。”
在台灣採訪時,郭偉峰結識了不少同行朋友。台灣記者古文修養之高讓他相當佩服。他說,若不是他大學時念古漢語專業,在與台灣記者討論古詩詞時,便無法對答如流。可見,台灣那時的教育相當重視文言文學習。現在民進黨當局大幅删減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比例,目的就是要“去中國化”。郭偉峰指出,這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台灣民眾說漢語、寫漢字、用漢姓,過中華民族節日,中華文化的根是刨不掉的。
兩岸差距縮小 邁向“實力統一”
郭偉峰笑稱自己是“狂熱的對台問題研究者”。他自1991年首次赴台後,多年來頻頻奔走於兩岸,積極促進兩岸新聞交流,致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並因此於1997年在香港創辦中評社。他說,當年首次訪台的最大感觸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提是,大陸必須先發展起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也曾強調,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
郭偉峰說,上世紀九十年代,島內生活水平很高,許多媒體人都有私家車,大陸記者多是騎單車;台灣新聞機構主管的月薪甚至高達一、兩萬。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大陸實力強盛,也獲得越來越多台灣民眾認同。這次十九大在島內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輿論都給予了積極評價,主要是因為大陸的強大、大陸領導人的氣魄,讓台灣人信服,刮目相看。
郭偉峰說,大陸如今進入了“實力統一”的模式,通過綜合國力的提升,完成統一進程。“實力統一”也屬於和平統一的範疇,但這不是說“大陸強、台灣弱,大陸就很高興”,而應是兩岸共同提升,實現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