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非洲國家一直是大國博弈的名利場,作為小國領導人,非洲政治老人們找好靠山就能穩坐山大王,這種情況在冷戰期間尤為突出。比如科特迪瓦前總統博瓦尼專一忠於法國,靠著後者的扶持執政至終,還通過與西方的貿易造就了科特迪瓦一時的經濟奇跡,贏得了民心。而穆加貝也一度受到了英國的大力支持。
再有,非洲的政治老人們年輕時叱咤風雲,對國家、民族獨立自主有著卓絕貢獻,早期的穆加貝更是其中翹楚。津巴布韋的前身是白人專政下的羅得西亞,穆加貝彼時投身於反對白人種族主義的事業,終於通過艱苦奮鬥與強大民望,終結了白人統治,可以說是津巴布韋黑人獨立的英雄、乃至“國父”。在上世紀90年代,穆加貝甚至可以同曼德拉相提並論,是非洲黑人打破種族主義的鬥士。
以上這些理由使得以穆加貝為代表的非洲政治老人們大多夢想著,可以幾十年如一日般穩坐權力寶座。另外,非洲國家頗為嚴重的貪腐、拉幫結派問題,也令大多不清廉的政治老人們不願退休,一來要確保本家族世代大撈特撈,二來要嚴防他人日後對自身貪腐問題的清算。
然而,時代終究在發展前行,非洲的政治老人們不可能永遠精力充沛、與時俱進,終究會遇到被歷史淘汰的一天。眼下,非洲還存在著兩位70年代上台的領導人(分別是赤道幾內亞和剛果共和國總統)、以及數位80、90年代上台的國家首腦。他們大多已經衰老,卻依然戀權。造成的結果是,其治國模式、理念往往跟不上時代步伐,而他們自身的智慧也隨著變老而下降,國家的發展命運卻依然被這些政治老人的意志捆綁,風險極大。
非洲恰恰又是一片年輕人為主的土地。大多數非洲國家人口極為年輕,輩出的年輕人並沒有親身見證過政治老人幾十年前的不凡魅力,反之,在年輕人眼中,他們國家的統治者是一個早就脫節於時代的垂暮老者。於是,年輕人質疑政治老人的執政能力,擔心國家的發展因此脫離時代潮流。另一方面,政治老人長期不退休,利益集團也隨之不斷固化,年輕群體上升的渠道越來越少,年輕人對政治老人的不滿與日俱增。2011年,統治利比亞42年的卡扎菲政權之所以敗亡,也有這部分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