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難民潮起潮落,亂了德國人初心
http://www.CRNTT.com   2017-11-27 10:18:01


  中評社北京11月27日電/編者按:“德國的難民危機遠沒有結束。”德國新聞電視台日前的報道說,難民問題給德國帶來的是社會分裂和政治不穩,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對德國和歐洲的影響都難消除。德國新政府組閣不順,接收難民問題是主要“誘因”,這真有點應驗了“難民越多,默克爾受到的懲罰也越多”這句話。如果不是民意改變和反對,過去5年,德國新增難民數量恐怕會直逼200萬。德國自民黨11月19日退出組閣談判時,黨主席林德納說“寧可不執政,也不錯誤執政”,而在普通民眾看來,有人覺得接收難民讓德國的社會治安變差,有人覺得“吃了大虧”、待遇還不如難民,但也有不少德國人認為,德國就應該以“回報”的心態幫助這些難民,只是政策上要有一個“度”。

  歡迎文化:德國人的初心與情懷

  德國是歐盟國家中難民庇護政策最寬鬆的一個,也是全球接收難民最多的國家。德國內政部的數據顯示:2012年德國接收難民約5萬;2013年11萬;2014年20萬;2015年難民危機大爆發時,共接收89萬;2016年難民潮逐漸退去,但仍接收28萬難民;今年上半年,約9萬人登記為難民。2015年9月和10月,每天有1萬難民入境。因為人太多,根本無法檢查和分辨難民身份,一度導致邊界失控。不少人當時的擔憂逐漸成為現實,難民隊伍中混入恐怖分子,德國近年發生了多起恐怖襲擊事件。今年11月21日,德國警方在逮捕6名敘利亞人後表示,他們疑似為“伊斯蘭國”成員,正策劃在埃森市的聖誕市場上作案。

  德國難民政策寬鬆,與歷史有很大關係。德國社會學者馬塞爾·哈森告訴《 環球時報》記者,二戰後期,大量德國難民逃亡,當時許多歐洲國家接收了德國難民。二戰後,德國就採取寬鬆政策,回報國際社會的援助。《環球時報》記者前不久到波黑等巴爾幹國家採訪,多名當時曾到德國避難的人士表示,難民身份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到現在他們都感激德國,並願意促進自己國家和德國保持緊密聯繫。

  “我們能做到!”這是德國總理默克爾2015年9月的誓言,也是德國難民政策的綱領。默克爾政府決定開放德國邊界,讓敘利亞等國難民暢通無阻地進入德國。許多德國民眾愛心大爆發,到火車站、難民營等地歡迎難民的到來,呈現出一種所謂的“歡迎文化”。德國去年11月還上映電影《歡迎來到哈特曼一家》,專門描述德國人對難民問題所持有的“柏拉圖式”的想法。在這樣的背景下,漢堡一名大學生在校內論壇上公開發表貶低難民言論的做法受到指責,並被取消學籍。還有員工因在社交媒體上發表反對難民的聲音被公司開除。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