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9日電/
“在甘肅的戈壁沙漠,竟然看到了可以無線上網的廁所,太不可思議了!”一家意大利媒體發出的驚嘆,折射出中國大地上正在進行的一項重大行動——“廁所革命”。
曾幾何時,“一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牆圍四邊”是不少地方廁所的真實寫照,“找廁難、如廁難”更讓很多人視旅途為畏途。現在,這一切正在悄然改變。三年間,全國共新改建旅遊廁所6.8萬座,一大批既衛生又方便的廁所出現在城鄉大地。有遊客感慨,“方便”這件小事,真的開始方便了。
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不僅關係到旅遊環境的改善,也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關係到國民素質提升、社會文明進步,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正如有句話說,物質文明看廚房,精神文明看茅房。在國內考察調研中,習近平總書記走進農戶家里,經常會問起村民使用的是水廁還是旱廁,在視察村容村貌時也會詳細了解相關情況。總書記高度重視廁所問題,始終關注著“廁所革命”的推進。辦實事、解憂難,彰顯了讓老百姓得實惠、讓社會文明水平有提升的深謀遠慮。
除了廁所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關心和推動的民生實事還有很多。從冬季取暖、垃圾分類、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養老院服務質量、住房問題、食品安全,到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改善貧困地區學生上學條件、異地辦理身份證、無戶口人員登記上戶、家庭醫生、“河長”制、環境污染治理……長長的清單上,樁樁件件都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都是社會關切的熱點難點。透過這些實事,人們感受到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的不變初心,感受到新時代發展的民生溫度。
民生實事看似尋常,其實關係百姓切身利益,關係千家萬戶安危冷暖,都是馬虎不得的大事。以人民為中心,懷著強烈的憂民、愛民、為民、惠民之心,才會俯下身子、接上地氣、體察民情、謀劃對策,走到哪裡都牽掛著群眾,為百姓過上好日子而夙夜在公、殫精竭慮。
治政之要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從解決廁所問題,到破解教育、養老、醫療、住房、環境等民生難題,無不是民之所需、所盼。“中南海要始終直通人民群眾”,百姓關心期盼什麼,黨中央就重視關注什麼,改革就抓緊推進什麼,發展就能與群眾需求同頻共振。有“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決心,有“利民之事,絲發必興”的舉措,方能迎難而上,不斷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不采華名,不興偽事”,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見面、對賬,來不得半點虛假,開不得空頭支票,承諾了的就要兌現。從小處著眼,從實處入手,對每件民生實事都要一抓到底,抓一件成一件,一件接著一件辦,讓百姓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這才是對群眾真正的負責,也是最有力的擔當。(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