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9日電/日前,作為全國7個水權試點之一的寧夏,通過水利部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驗收,成為首個通過驗收的全國水權試點。目前,全國7個水權試點經過3年積極探索,初步形成了流域間、流域上下游、區域間、行業間和用水戶間等多種水權交易模式,為全國水權改革提供了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為何要開展水權改革?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表示,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不少地方用水量已接近甚至超過用水總量控制上限。當前我國用水效率總體不高,特別是農業灌溉用水方式還比較粗放,建立健全水權制度,明確取用水戶對節約出來的水資源的收益權,可以節約出大量寶貴的水資源,通過水權交易滿足新增合理用水需求,有效緩解一些地區的水資源瓶頸問題。
從2014年7月開始,水利部在寧夏、江西、湖北、內蒙古、河南、甘肅、廣東等7個省區啟動水權試點,目前各試點基本完成任務,已進入驗收階段,寧夏已率先通過驗收。此外,河北、新疆、山東、山西、陝西、浙江等省區也開展了省級水權改革探索。通過實踐,形成了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
以此次通過驗收的寧夏為例,這是全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省區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289毫米,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依靠過境黃河水。自列為全國水權試點以來,寧夏堅持總量控制、定額管理,推動以水定產、以水定城。據統計,寧夏農業水權確權涵蓋灌區農業直開口4293個,確權水量45.64億立方米,向鄉鎮、部分農民用水協會和用水大戶頒發水資源使用權證353本;工業水權確權涉及60家工業企業,確權水量1.27億立方米,以已發的取水許可證為依據進行了確權。
當前,水權改革的關鍵點,一是怎麼確權,二是如何交易,三是制度建設。水利部專家表示,水權確權是將水資源使用權逐級分解明確到行政區域和取用水戶。對納入取水許可的取用水戶,根據《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通過發放取水許可證明確取水權;對灌區內農業用水戶,由地方政府或其授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發放水權證,因地制宜將水權明確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用水合作組織、農戶等。“確權主要包括4個步驟,即明確區域用水總量控制指標,明確各行業水資源配置方案,明確各取用水戶的可用水量,發放水權證書。”
記者了解到,在水權交易方面,全國已建立了水權交易平台,探索形成了多種行之有效的水權交易模式。中國水權交易所於2016年正式掛牌成立,已促成水量交易8.76億立方米。各試點地區採取用水戶直接交易、政府回購再次投放市場等方式,積極探索開展了跨區域、跨流域、跨行業的水權交易,更好發揮了市場在優化配置水資源中的作用,促進了水資源從低效益領域向高效益領域的流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