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一向將「民主正統」掛在嘴邊,自詡站在「道德高地」的「泛民」,在選舉利益面前又一次自打嘴巴,暴露了他們的虛偽本質,這裡說的是「泛民」在九龍西初選上玩弄的花樣。
初選機制淪為鬧劇
先講來龍去脈,立法會補選3月中舉行,填補4個因宣誓違規遭取消資格(DQ)的立法會議席的空缺,對此「泛民」內部競爭激烈,當中九龍西選區最難擺平,眾多人選均有意參與該區補選,互不相讓。結果在打著「大敵當前,沒有分裂的本錢」的旗號下,「泛民」幾經協調,從去年4月開始討論,至11月達成共識,搞出了一個「初選機制」,引入由電話民調、實體票站及政治團體投票組成的計分方式,根據初選得分高低,決定參選的排名次序,並且所有參與者都要簽訂「君子協議」,誓要共同遵守雲雲。
好了,根據上述遊戲規則,「泛民」的九龍西名單是姚鬆炎排第一,民協的馮檢基排第二,民主黨袁海文排第三,按順序遞補。卻不料,在勝出初選的姚鬆炎面臨被「DQ」的消息傳出後,一眾泛民人等以馮檢基「勝算」不大為由,各種明槍暗箭,威逼打壓,最終馮檢基被迫「顧全大局」,宣布放棄替補地位,不會按機制頂替參選。至此,因為人選並非屬意對象,「泛民」的所謂「初選機制」就被棄之如敝屣,反而玩起了閉門內定,輸打贏要,成為一出徹頭徹尾的鬧劇。說明「泛民」過去擺出大仁大義的模樣,一直慨言要講民主,尊重民意,遵守遊戲規則等等,通通都是語言偽術,一旦涉及具體利益,他們的身體就會誠實地按照本意,執行起不講道義,黑箱作業,龍門任搬,人為操控的那一套操作,既反民主,又反支持陣營內的民意,掛羊頭賣狗肉。這也印證一句話:「民主,不是自己說是民主派就是民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