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懲教人員正指導在囚人士如何做導盲環保觸覺地磚。圖片來源:香港特區懲教署提供 |
石壁監獄讓犯人經受著磨煉,也提供了安全、人道、簡單和健康的生活。負責犯人紀律和獄警操守的簡文傑說,被犯人欺辱和被獄警虐待兩個方面都不用擔心。犯人有問題,除了可以向懲教署投訴調查組投訴外,還可以書面方式向立法會議員、申訴專員和其他執法部門等投訴,或選擇直接向巡獄的太平紳士求助。“其實,市民對監獄的投訴率一直都是比較低的。”
吃喝方面也尚可,一日四餐、四個種類,由營養師專門調定,有葷有素;做工也發放薪酬,每周40港元到190港元不等;每月兩次不超過30分鐘的探訪時間,能與親友團聚;周日還有一天假期,可以讓自己休息或“充電”。
懲教並重,治標又治本
在1982年前,香港特區懲教署的名字還是監獄署,更名標誌著一個原是主要監管囚犯的機構,轉變成為“懲教並重”的更生部門,致力於協助犯人改過自新、融入社會。
“香港99%以上的在囚人士都會離開監獄。讓他們從壞人變成好人,才是我們的使命。”簡文傑說,對犯人有“懲”有“教”,恰是香港監獄的工作特色。
為了實現他們的“更生”,香港懲教署成立專職部門和多個事務組,從戒毒治療、精神評估及治療、工業及職業訓練、教育、心理服務等方面,為在囚人士轉變自我並為今後的自力更生打下基礎。
“比如,讓在囚人士從事工作,既有利於維持監獄穩定,也是通過提供職業及技能訓練幫助他們提高就業能力,為他們重投社會作準備。”在不同監獄工作過的簡文傑對此深有感觸。他說監獄安排犯人務工絕非壓榨他們的勞動力:一是為了讓他們養成好的工作習慣,不至於散漫;二是讓他們通過生產保持對社會的連接,在獄中也可服務於香港;三是通過工作他們能掌握新的技能,走出去的時候不至於“一腳踏空”、無所適從。據了解,僅2016年平均每日就有4414名在囚人士從事生產工作,為公營機構提供了價值數億港元的各類產品及服務產品。
監獄提供的教育,更是讓在囚人士受益頗多。一個服刑人員說,監獄提供各種更生輔導課、興趣班,令我在承擔過去的過失時有機會改進自己。一名入獄20多年的服刑人員得益於監獄的教育工作協助,完成了學士課程。“我還準備在這裡讀完兩個碩士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