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體規模增加的同時,單筆交易的規模也不斷增加。在2016年有5宗交易金額超過5億美元,其中科瑞集團以11.97億美元重磅收購英國血製品公司BPL Holdings Limited,創下了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出境併購的單筆金額新高。而2017年,幾經波折,復星醫藥以10.91億美元成功收購印度仿制藥企業Gland Pharma74%的股權,則成為中國醫藥業最大對外併購。
健康醫療行業海外併購繼續活躍,《晨哨2017併購報告》指出,2017年上半年,中資在健康醫療行業共計參與了26宗海外併購交易,披露金額約84.90億美元。尤其對海外的生物技術、醫療設備及服務的興趣較大。在海外併購中,這兩個細分板塊交易的金額和數量都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
3.“一帶一路”背景下 基建、物流併購大增
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和政策逐漸成熟,不少嗅到先機的企業已經開始在沿線國家和地區搶佔山頭,尤其是一些資源和實力雄厚的國企和大型民企,更在海外掀起一陣中國企業在海外收購基礎建設和物流倉儲項目的熱潮。
由於大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相對落後,基建設施有待完善,因此隱藏巨大潛力,也吸引了中資的目光。根據晨哨併購報告,2017年上半年,中資在基建\公共事業行業已確定的海外併購交易為11 宗,同比增長57.14%,其中有8宗披露了金額,共計約67.60億美元,同比增長近9倍。
貿易關係加深,物流和倉儲行業也受到青睞。根據倫敦投行Grisons Peak的數據,2017年前11個月中國企業在歐洲、亞洲和其他地區收購物流公司的交易總金額322億美元,增幅超過一倍,而這些交易大多和“一帶一路”倡議所覆蓋的地區重合。
例如2017年6月,阿里巴巴向東南亞跨境電商與物流公司Lazada投資10億美元,把對該公司的持股比例提高至83%。Lazada有13萬個商戶,擁有14個倉庫和130個規模更小的物流中心。
中投公司也在6月出手,同意收購在17個國家擁有倉庫的歐洲物流公司Logicor。交易規模達122.5億美元,成為中國企業2017年最大的物流併購交易。據源傳媒了解,Logicor是歐洲最大的物流地產公司,在歐洲擁有的倉儲設施佔地面積共1360萬平方米,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也是其客戶之一。
4.新能源戰略推動對外能源收購
雖然中國近年來一直在加強環保問題的關注,積極將傳統能源向新能源和潔淨能源轉化,但是由於能源短缺的限制,所以也出現副作用。例如煤改氣導致在用氣高峰期天然氣嚴重不足,因此對外尋找新能源資源的需求也推動了這方面的併購。
2017年上半年,中資在能源\礦產行業共計參與了24宗海外併購交易,披露金額約186.01億美元。
2017年9月,長城汽車斥2800萬澳元認購Pilbara Minerals 3.5%股權以推動新能源戰略。公司間接全資子公司億新發展有限公司擬以2800萬澳元(約1.45億元人民幣)收購澳大利亞Pilbara Minerals公司3.5%的股權。該公司主營業務是鋰礦及鉭礦勘探、礦產開發。長城汽車方面表示,這一交易可推動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戰略方面的發展佈局,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提供資源保證。
經濟轉型引入新技術是未來大趨勢
綜合來看,過去幾年中資出海的行業趨勢變化,恰恰反映了內地經濟轉型及中國全球經濟戰略的部署。由於中國經濟逐漸向新經濟轉型,科技行業、智能製造業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成為未來經濟發展新引擎。
傳統經濟增長乏力,經濟轉型及內地居民消費升級情況下,服務業在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尤其是互聯網應用與生活服務的結合,導致內地企業對於高新技術產業、醫療健康行業的需求強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