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來說,日本希望印度能不斷加大對華遏制力度,從而明顯減輕其本身的壓力。據日方分析,中國的軍費約有1/4用於防範印度。包括為加強邊境地區的安全不斷興建公路和機場,改善當地駐軍的生活條件,還有相關空軍和傘兵部隊遠程投送的訓練等。這樣一來,勢必使中國能夠投向東海方向的力量受到影響,這將使日本在釣魚島方面的壓力有所減輕。所以,去年中國與印度在洞朗地區出現邊境對峙時,日本駐印度大使就公開表態支持印度。
另外,由於印度在印度洋海域對中國的巨大牽製作用,也相當程度牽扯了中國的注意力,而日本就可將其力量完全集中於東海以及南海方向。
被日本視為“生命線”的海上運輸線,很大一部分就在印度洋海域。日本自己只能承擔距其本土1000海里的運輸線的保護,其餘絕大部分都要依靠美國。而美國雖然在印度洋擁有迪格加西亞島這一重要軍事基地,但隨著中國的海軍力量迅速增強以及在南海相關島礁的建設,以及所謂的中國“珍珠項鏈”戰略,尤其是目前正在大力推進的“一帶一路”建設,使美國也逐漸生出鞭長莫及之感。在這一背景下,印度主動投懷送抱,對日本以及美國而言,當然是正中下懷,喜出望外。
2008年以來,中國海軍一直在索馬里海域實施護航任務。2014年中國的潛艇停泊在斯里蘭卡的港口,使日本深感震驚。2016年中國艦艇又訪問孟加拉國,當年中國在吉布提的基地也開始投入使用。而從緬甸皎漂港至昆明的油氣管道,援建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租借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99年,這些舉動都使日本感到惴惴不安。如果日本憑一己之力與中國在印度洋抗衡,日本完全是力不從心的。而如今印度希望與美國和日本聯手,橫亘在中國面前,當然使日本竊喜不已。
因此,在2016年11月莫迪訪日之際,雙方在聯合聲明中居然提及“南海,”儘管兩國都不是南海問題的當事國。去年安倍訪印時,雙方在聲明中再度強調“航行和通行安全,”實際上南海的航行安全從未受到過威脅。這些表態都是安倍尤為需要的,這是他抗衡中國不可多得的政治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