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2月27日,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在官網公開“新時代中船重工高質量發展戰略綱要發布”。在文章的第二點闡述“海洋裝備發展”時提及,“以構建中國特色海上現代作戰體系為牽引,加快實現核動力航母、新型核潛艇、安靜型潛艇、水下無人智能對抗體系、水下立體攻防體系和海戰場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等攻關突破,增強基於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為海軍2025年實現走向深藍遠海的戰略轉型提供高質量武器裝備。”
中船重工的這份戰略綱要首次明確要發展核動力航母。比照當年首艘國產航母發布的時間節點可以發現,此刻核動力航母研製工作不僅僅是啟動,甚至應該是已經取得初步進展。這種分析得到航母專家李傑的認可,28日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可以這樣認為,核動力在大型艦船上的應用取得了明顯突破性的進展。”
國產航母在大連造船廠開建的官方渠道最早始於2014年遼寧省兩會期間,遼寧省相關領導參加分組討論時透露。將近兩年之後,2015年12月末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正式對外發布中國“正在大連建首艘國產航母”。2017年4月26日國產航母下水。“中國速度”是舉國之力創造的奇跡,也有只做不說的習慣。因此核動力航母被官方證實的日子並不會太遙遠。
是否具備建造的基礎?
那麼從公開的信息來看,中國發展核動力航母是否具備成熟的基礎。這個答案也可以追溯到2017年11月中船重工黨組書記、董事長、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的一句表述上。胡問鳴在深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工程現場指揮部黨委做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報告時表示, 現在我們已經能夠自主地設計和建造任何型號的國產航母。
李傑對《環球時報》表示,從這句話中可以得出中國不僅僅是能建造柴油機、燃氣機也包括核動力航母,也能建造滑躍起飛,彈射起飛技術的航母,基本的核心技術都已經掌握。
具體到核動力航母,李傑認為,核動力裝置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僅是動力系統的問題,而是非常複雜,綜合考慮的問題。核動力航母顧名思義是核動力系統,中國在核動力應用上早已經掌握,比如說核潛艇的實際應用。李傑進一步解釋說,核動力在大噸位戰艦上的應用有關鍵技術,並不是說核動力的簡單叠加。這也是有失敗案例的,戴高樂航母將兩台核動力系統叠加使用並不成功。能為航母提供持續、高速的動力,核動力需要重新設計,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其次從安全性上講,核安全是非常重要、關鍵的指標,對人身安全、設備的指標符合符合國際標準,真正達到安全的性能指標,以及在停靠港口要進行核動力裝置指標測試。其次,核動力航母還面臨一個世界難題,就是在核動力裝置達到壽命之後的處理的問題,如何變成無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