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15日電/天才科學家霍金辭世。霍金令人欽佩,不止靠其宇宙學等方面的洞見,還有其克服身體殘障、積極幽默繼續人生路程的不屈意志,在學術上探討生命之源的同時,在傳奇一生中也為生命作出了肯定。
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霍金對宇宙起源的探索和見解,突破人類知識的局限,被譽為愛因斯坦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獲獎無數。他不止在理論探索方面往深處鑽,而且出版科學普及讀物,一本為籌措其醫療和家庭生活開支而寫的《時間簡史》,被譯成四十種文字,全球銷售二千五百萬冊。如果沒有這本書,有多少人會接觸到“宇宙大爆炸”、“黑洞”、“量子引力”等名詞,從而拓闊了對宇宙想像的無限空間?
有別於只顧埋首研究的科學家,霍金傳奇的一生,令他享有名人的地位和待遇,他善用自己的名氣,周遊列國講述自己的科學理論,也分享了對生命的看法。二〇〇六年他來到香港,公開演講座無虛席,不少仰慕者視為勵志人生的“活動教材”。
洞見加勵志 啟迪眾生
被問及“安樂死”,霍金拋出“有生命就有希望”的名句。他的一生就是這句話的體現,在二十一歲的盛年被診斷患上俗稱“漸凍病”的冗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後來又在旅途中患上肺炎要接受聲帶手術,以輪椅代步之外,又要靠語音合成器,把其肌肉顫動化為聲音,來與人通話。他沒有言棄,反而形容二十一歲後的生命是“花紅”,繼續科研之外還組織家庭,生了三個子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