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4月22日在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天府新區片區航拍的成都科學城樓宇。新華社2017年4月22日在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天府新區片區航拍的成都科學城樓宇。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3月27日電/四川省省會成都正在發揮作用,打破一切與技術有關的事物都出現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觀點。
據泰國《民族報》3月26日報道,中國的大部分財富、工業、充滿活力的城市和創新中心都位於該國東部。然而,對海內外企業家的激烈爭奪正使許多區域性城市開始超常發揮。
成都在中國17城雙創指數排名中位列第四,這個指數對創新情況的評估依據了四個關鍵因素:環境、活力、能力和成效。在2017年發布的這個指數排名中,北京以127.44分位列第一,然後是上海(113.85分)和深圳(103.87分)。成都得到了85.26分,緊隨其後的是廣州(80.78分)。
顯然,成都若想躋身前三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它的名次表明,包括它在內的區域性城市可以憑借自己的實力成為創新中心。
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各大內陸城市向來面臨著物流等難題,但知識、技能和信息交流難度的降低和速度的提高以及數字經濟步伐的加快,使這些地方得以克服上述難題,開始形成自己的專門知識中心和初創文化。越多的中國企業和企業家證明其能力,就會有越多的人充滿激情地效仿。
主要面向出口和制造業的企業也許仍希望落戶深圳,這座城市是中國的矽穀。然而,中國的許多技術類大企業懷疑是否有必要仿照美國模式建立自己的矽穀——至少是以地理位置定義的矽穀。如果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能以數字方式連接,那他們有什麼必要在地理位置上彼此靠近呢?事實上,這種靈活心態正助推全國各地的創新步伐。
中國政府的政策也在促進這些事態發展方面發揮了催化作用。“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助力了“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等其他政策,也會有助於中國實現到2030年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強國的目標。雖然北京、上海和深圳在近期內可能仍然會引領中國的商業和技術發展,但可以肯定,像成都這樣的區域性城市將繼續證明自己的能力。最終結果將是中國更加強大、更具創新力。 |